请来“科技财神” 八棱海棠甜蜜升级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
河北御棠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员工在分装八棱海棠果干。 本报记者 吴新光 摄
□本报记者 吴新光 石鹏飞
10月30日一大早,河北北方学院农林科技学院何扩教授驱车赶往怀来县御棠源八棱海棠种植示范基地。
基本上一两个月,何扩就要去一趟基地。这些天,正值八棱海棠种子栽培期,他心里还惦记着八棱海棠的果干加工问题。
“何教授,可把您盼来了,大伙儿都等着您给做技术指导呢!”说话的是河北御棠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鑫。
何扩接过话茬:“秋天落叶不落果,即便是落地果,也可以采集种子。果实越烂,说明果实越成熟,种子质量就越好。现在正是八棱海棠种植期,采集种子,咱们得用点心。”
“何教授是我们公司的‘科技财神’,能请来这么一位专家,全靠省市科协来当‘红娘’!”王鑫赞不绝口。
3年前,张家口市科协成立“八棱海棠农业专家工作站”,专家团队成员研究方向涵盖植物栽培、农产品加工、病虫害防治、园林生态等,何扩是团队首席专家。
“在基地发展过程中,八棱海棠的品质和产量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但是如何提升,我们心里没底,也摸不着门道。”王鑫说,以何扩教授为代表的专家首先解决了八棱海棠种植、养护、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难题。
八棱海棠树生长过程中,腐烂病是一种常见病,小叶病也很常见。在王鑫束手无策时,何扩来到基地,将带来的药剂均匀涂抹在已刮除病斑的部位,效果特别好。
“做好八棱海棠树的修剪非常关键,修剪的树形得当,不仅可以防止大小年的发生,还可以预防腐烂病的发生。”何扩告诉王鑫,做好科学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是防治腐烂病的基础。
如果是用于绿化苗木,肯定是希望八棱海棠树长势快、坐果少,按以前的人工操作方式,手工疏花、摘花,费时、费力、费工。建立专家工作站之后,何扩给基地提供了一个方案——花开得最旺盛时喷洒生物抑制剂,控制开花之后的坐果。采用这一疏花灭花技术,八棱海棠树的生长速度加快50%。仅此一项,河北御棠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每年能节省十几万元的开支。
通过科学的种植管理技术推广,基地每棵树病虫害问题最低减少20%,提高了八棱海棠的产量,果实品质明显改善,市场竞争力也增强了。
八棱海棠作为怀来县的特色农业产业、地方特色优质果品,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市场潜力。“我们现在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提升八棱海棠的附加值,如何让八棱海棠产业升级。”王鑫抛出自己的难题。
何扩给出的答案是——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延长八棱海棠产业链,在八棱海棠的苗、树、花、果、核等多方面做文章,加大产品开发力度,增加企业的效益。
将八棱海棠鲜果做成果干,是一个附加值较高的深加工产品。但是海棠果干要想实现量产,必须得有去核切片机,而且这个切片机去完核后,能马上切片。
御棠源公司原先的海棠果去核切片设备,在加工时需要操作人员将海棠果梗部竖直向上放置,手动对准去核刀具。此种人工上料的方法,速度慢、效率低,难以满足后续自动化加工要求。
专家团队聚合了许多专业人才,何扩联系上河北北方学院食品机械专业的老师来到御棠源公司,现场指导设备的技术改进。今年6月,研发出适合八棱海棠果特点的全新去核切片设备,从半自动到全自动,效率提升了一倍。
依托河北御棠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河北省科协设立“河北省科技专家企业工作站”,河北省科协与河北北方学院共建河北怀来八棱海棠“科技小院”。
八棱海棠每年的生长环境不一样,出现的问题也不一样,在何扩看来,培养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和能工巧匠非常重要,可以就近解决八棱海棠种植、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此外,专家工作站、科技小院的研究生长期驻扎在企业,碰到实际问题,也可以随时解决。
如今,怀来县御棠源八棱海棠种植示范基地全部采用工厂化育苗、标准化种植,年出圃八棱海棠树20多万棵,年出产八棱海棠鲜果50多万斤、八棱海棠果干5万多斤,销售八棱海棠饮品200多万瓶。御棠源公司入选河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本文来自【河北经济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助力乡村振兴 婺城“科技财神”成农民致富“智囊团”
2019-04-09 13:21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通讯员 包恒益 陶巍
近日,在婺城区莘畈乡任职的省医科院科技特派员蒋海瑛,带领乡里的部分种植户前往浙江农林大学,向专家讨教关于农业种植的技术以及关于新品种研制的专业问题。一天的奔波之后,蒋海瑛和种植户不仅学习了农林大专家传授的种植技巧和科学方法,还运回了一车的多花黄精沙藏种子,为种植多花黄精育苗做足准备。
实际上,像蒋海瑛这样的科技特派员,在婺城区还有很多。在婺城区科技局特派员工作分管办公室,笔者了解到,从2003年开始婺城区就推行了科技特派员,2006年起全区全面推行,实现 “一乡一人”。如今,在婺城区13个乡镇,共有省科技特派员7名,市科技特派员10名和2个团队科技特派员,13年间,累计入驻56人。科技特派员围绕“抓一个项目,建立一个示范基地,培训一批农民”的要求,充分发挥了科技扶贫的作用,为农村经济发展架设了“技术金桥”,一大批“科技财神”成了农民致富的“智囊团”,受到了农村广大群众和所驻乡镇干部的欢迎和肯定。
在琅琊镇汇鑫葡萄基地,省农科院特派员、葡萄专家程建徽博士帽雨前来查看。现场,他针对连续低温阴雨对双天膜促早葡萄的影响,为基地管理员提供了生产管理指导意见。与此同时,他也来到暖田,察看大棚内甜瓜生产情况,并提出阴雨气候下果蔬管理的技术要点,为种植户做好保驾护航工作。
同样,在婺城区塔石乡百善村,市农科院驻塔石特派员钭凌娟携同市农科院科技人员祝泽刚、吴梅、孙萍等人一同开展农业技术帮扶工作。他们通过实地查看村农业现状,详细了解该村在中药材种植方面存在的技术难题及需求,并对如何规划村集体基地,使其壮大村集体经济等方面问题进行了指导,为振兴乡村中药材助力。
不仅如此,在婺城区雅畈镇铜山蔬菜专业合作社基地,科技特派员帮助农户实现科学种植,提升农产品质量的案例也在发生。王惠娟是市蔬菜办驻雅畈镇特派员,自从成为了驻地特派员,她几乎每周都要来到基地,指导农户在长期低温阴雨气候下开展大棚蔬菜的病虫害防治,指导他们进行科学育苗。
前不久,在婺城区沼利家庭农场,市农科院特派员楼芳芳耐心地向养殖户了解养殖中的废弃物处置情况,运用科学理念指导养殖户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并向他们讲解有关惠民政策。诸如此类,市农科院特派员朱浩也邀请金华市农科院果树专家钱东南,到蒋堂开化村指导枇杷种植户节后管理及多雨天气枇杷的病害防治。
据统计,2018年,婺城区在科技特派员的助力下争取了省科技特派员项目7项,省科技特派员团队项目2项,市级项目10项,科技经费近240万元,同时协助申报其他项目5项,共引进新品种12个,推广新技术12项、新成果5项,受益面积达到3000多亩,受益农民达2887人。今年1月份以来,婺城区科技局已组织各级科技特派员到农村、基地、农户,开展科技服务、技术指导25人次,解决农业技术难题16个,充分发挥了科技扶贫的作用,全心全意帮助农民实现致富增收。
相关问答
我在卡瓦科技抢的电动车变成财神卡怎么申请退款?-找法网
法律咨询我在卡瓦科技抢的电动车变成财神卡怎么申请退款?婚姻家庭遭遇法律难题?点击为您量身定制解决方案咨询共有1位律师解答你好,是否可以退款看合同约定,建议...
江苏爱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至于各位一直在吐槽的加班问题,我只想说,工作是给自己做的,不是做给别人看的,不加班是你的个人权力,但是工作没有做好还不想加班,你是佛祖财神爷要公司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