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石大科技公司重组 “中海外”重组石大科技 山东地炼成业外资本并购“香饽饽”

用户投稿 13 0

“中海外”重组石大科技 山东地炼成业外资本并购“香饽饽”

◆经济导报记者 刘勇

日照石大科技公司重组 “中海外”重组石大科技 山东地炼成业外资本并购“香饽饽”

自2015年“7·16”事故后,山东石大科技石化有限公司(下称“石大科技”)逐渐淡出了大众视野。不过,该公司仍经营油品贸易业务,且与国内炼厂及投资方多有洽谈收购合作等事宜。

近日,经济导报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中国海外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海外”)、新华锦集团与石大科技已于今年年初完成股权合作,炼厂重启进程也将进入实质阶段。

实际上,这并不是个案。21日,中谷石化在其业务规划交流会上公开表示全资收购珠海宝塔石化,并称2017年中谷琪珑集团将大力推进中谷石化(珠海)公司的生产经营及项目规划建设。此外,有消息称,已破产多年的山东天宏新能源的重组也将有结果,有望被“中字头”企业合并。

而随着董事长叶简明一份内部会议演讲稿的曝光,国内最大民营能源企业之一的中国华信能源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华信”),与山东地炼的战略合作计划也浮出水面。中国华信将基于大规模石油储备控股参股炼厂,与地炼战略合作开展来料加工。

一时间,山东地炼成为资本争抢的“香饽饽”。

石大科技装置即将重启

22日,经济导报记者在石大科技的官网上看到,该公司在2月10日发布了一条名为《公司召开“大干百天、恢复生产”启动大会》的公司动态,不过由于权限问题,该动态无法查看相关内容。

该公司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透露,他们已经于今年年初重组成功,接盘方为中海外和新华锦,“目前公司正积极筹备电仪维修、装置检修、设备供应、土建钢构安装、环保评价、安全评价、产品质量升级、安全环保提升等项目的设计及建设。”

若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地处日照的石大科技有望在球罐起火事故近两年后重启装置进行生产。

实际上,早在去年1月份,日照市政府就曾组织召开推进石大科技合作专题会议,表示希望通过中国华信与石大科技的重组改造,使后者尽快改变目前现状,得到较快发展。

随着中国华信对石大科技的重组搁置,此后有包括东营市亚通石化、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海南傲立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化工蓝星石油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山东汇丰石化等众多公司络绎不绝前来调研,从不同的角度考虑收购石大科技的可行性。

最终,中海外和新华锦成功重组石大科技。不过,对于重组资金以及控股比例,上述公司内部人士并没有向经济导报记者透露。

金联创分析师周国霞告诉经济导报记者,中海外或收购石大科技70%股份,石大科技保留20%股份,其余股份为新华锦持有。

公开资料显示,中海外成立于1993年,注册于国家工商总局,总部设在北京,是中央管理的国有企业。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中海外与新华锦集团的联手合作并非是第一次。2011年,该公司与山东鲁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参股成立了海跃化工。而山东鲁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就是新华锦集团的子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海跃化工注册资本1.39亿元,其中中海外投资8340万元;山东鲁锦投资4170万元;海跃化工董事长李跃国投资1390万元。海跃化工现有200万吨/年高等级道路重交沥青装置一套,原油储存能力12万方,成品油储存能力5.8万方。

此外,中海外还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出资1715万元成立了山东路兴石油油气销售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经营新京沪高速济南至乐陵段加油站(济阳服务区、停车区4座;商河服务区2座;乐陵服务区、停车区4座),以成品油零售为主营业务。

“石大科技拥有230万吨/年常减压—氧化沥青联合装置、30万吨/年常减压、30万吨催化裂化等炼油生产装置。受重组影响,石大科技也一直未能出现在国家发改委的进口原油使用权企业名单中。”周国霞表示。

“中海外此次收购石大科技,或出于继续布局山东乃至全国能源市场之意。”生意社能源分社社长、经济导报特约评论员李宏分析说。

地炼被资本“窥探”

这是2017年地炼行业的首次并购。此外,备受关注的山东天宏新能源重组一事也有了新的动向。

据经济导报记者了解,此前山东高速物资集团曾准备接手天宏新能源,但由于某种原因,2016年4月决定放弃。此后,德成实业控股有限公司成为新的重组方,但德成实业提出的重组方案被部分债权人否定,天宏新能源的重组陷入僵局。最新消息显示,公司有望被“中字头”企业合并。

除上述重组并购外,中国华信与山东地炼的战略合作计划也浮出水面。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华信2002年在上海成立,注册资本105亿元,是国内能源行业的龙头民营企业之一。

2011年,中国华信曾注资成立山东华信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今年1月更名为山东华信石油控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1亿元。此外,中国华信目前参股董家口第二个30万吨原油码头,并与青岛港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开发董家口第三个30万吨原油码头。同时,该公司还在日照建设60万立方油品储备基地,计划建设1000万立方石油储备库。

谈及海外能源市场时,叶简明在讲话稿中表示,东南亚市场利润极高,但这些国家基本上都没有炼厂,没有储油基地,而想占领东南亚石油的份额,就要结合中国的地炼。“地炼炼力两亿多吨,超过石油炼化产能的1/4,这个产能是过剩的,中国用不了那么多,只要能组织1亿吨,在东南亚就了不得了。所以,我们一直通过我们的储备,在日照、海南建储备,由储备来控股、参股炼厂,推进与山东地炼的战略合作,开展来料加工。”

李宏认为,随着国内成品油市场产能日趋过剩,地炼企业也开始加快向海外出口成品油的速度。“目前制约山东地炼的原料瓶颈已得以解决,但仍面临产品输出端口不足的问题,而中国华信利用其在海外的物流和市场优势,正好能满足山东地炼的成品油出口需求。”

被央企控股企业德成实业收入囊中 天宏新能源能否走出危机

◆经济导报记者 刘勇 济南报道

继日照石大科技重组成功后,山东又一家地炼企业重组成功。

近日有消息称,山东滨州一家地方企业完成了重组事宜,该炼厂已确定被央企控股的企业收购。而此前因财政危机,该炼厂装置已停工近两年半的时间。(本报2015年10月30日A1版曾予报道)

经济导报记者多方求证发现,重组成功的地炼企业为位于博兴县的山东天宏新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下称“天宏新能源”)。

尽管已经重组成功,但摆在天宏新能源面前的问题还有很多。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天宏新能源短期内复工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德成实业接盘

据悉,该炼厂主要有150万吨/年的常减压装置、100万吨/年的催化装置、50万吨/年的柴油加氢装置、4万吨/年的MTBE装置、20万吨/年的气体分馏及1万吨/年的硫磺装置等。收购该炼厂的企业由商业网点建设开发中心全资控股,而收购天宏新能源的企业则是德成实业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德成实业”)。

公开资料显示,德成实业成立于2014年,隶属于中国商业网点建设开发中心(事业法人独资)。

经济导报记者分别致电天宏新能源和德成实业,不过双方都对重组事件不发表任何言论。“我们确实重组成功了,其余信息不便透露。”天宏新能源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

根据重整草案,重整投资人德成实业将承担连带担保责任。

德成实业最初的重整草案显示,这两家公司的职工债权、税收债权将全额受偿;担保债权,额度在担保物评估价值以内的全额受偿,担保物价值不足的,剩余债权转入普通债权;普通债权,额度为10万元及以下的,受偿比例为70%,其余受偿额度为20%。

一波三折的重组

实际上,天宏新能源的重组可谓一波三折。

天宏新能源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石油化工企业,主要从事高等级道路沥青改扩建及深加工、重油提值加工、轻芳烃加氢、重芳烃轻质化等项目。该公司曾经是山东民营企业500强,也曾一度与山东京博石化等并肩成为博兴县的能源化工巨头。2014年7月初天宏新能源资金链断裂,随即停产且无力支付欠款,昔日的民企明星如今已资不抵债。

天宏新能源的危机,让博兴当地的一批企业陷入被动。其中有5家公司对天宏新能源存在担保关系,2家小贷公司向天宏新能源提供了1.6亿元左右的贷款。

2014年10月份,当地4家企业的实际控制人或大股东,作为并购方共同出资5000万元,全资并购了天宏新能源的关联企业山东天宏石化,并由天宏石化全面托管了天宏新能源,计划恢复生产经营。

天宏石化进驻之后,又向天宏新能源投入了2000多万资金进行设备改造、项目建设,还代偿了5000万元的银行贷款。当时,人员、设备、技术、市场等方面已经具备重启条件。

而在此期间,经济导报记者在采访中曾多次询问山东多家地炼企业是否会重组天宏新能源,但地炼企业对于天宏新能源并不“感冒”。“摊子太大,不好操作,而且成本太高,不值得并购。”多家地炼企业如此表示。

然而到了2015年,情况发生了变化。

天宏新能源破产之后,包括山东高速集团在内的多家企业都对其进行过考察,甚至还有北京、江苏等地的企业。出于政府的协调和此前与天宏新能源的合作关系,山东高速集团被拟定为天宏新能源的重组方,天宏石化退出。此后,天宏石化从托管者变为了债权人,债权额度为7000多万元。

2016年4月,山东高速集团最终放弃了对天宏新能源的重组。此后,德成实业成为天宏新能源的破产重整人,并承诺为后续债务偿付承担连带责任担保。

短期难以复工

尽管重组成功,但经济导报记者在采访中获悉,该公司短期内难以复工。

“虽说重组成功,但要复产,短期内很难。”与经济导报记者熟悉的一家地炼企业的办公室主任曹明表示。

在曹明看来,虽然天宏新能源和石大科技前后脚重组成功,但复产的话,石大科技会比天宏新能源要早很多。“石大科技只是停产,但企业还能正常运作,设备能正常维护,而且新的招标工作已经开始。而天宏新能源破产后,设备失修,老化严重。”

正如曹明所说,尚在天宏新能源工作的刘先生告诉经济导报记者,“没有新的资金注入,就没法维护保养。现在我们只是简单巡检,2年多没有保养了,没有钱对设备进行更新。这些设备都已经严重老化,经常发生泄漏。”

不少受访人士对经济导报记者分析,企业停工2年,而且设备几乎都是要淘汰的落后产能,需要更新,重新争夺市场将困难重重。而且,从目前的情况看,一两年内复产的可能性很小。

相关问答

山东排名百强的机械企业?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海尔集团公司(本市)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海信集团有...

青岛的房价是不是被低估?

青岛房价的确被低估了!未来5-10年后,市南崂山核心区域6.5万起,市北李沧核心区域3.5万起,城阳核心区域2.5万起,红岛高新区核心区域3万起,西海岸核心区域3...这...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