沦为“通道”的凯乐科技能成为专网通信业龙头吗?
上市18年,先后讲了16个不同领域的“故事”,凯乐科技(600260.SH)自2015年切入专用通信行业赛道,开始变得专一起来。但两年多下来,凯乐科技对资金的渴望越来越迫切,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7月6日,凯乐科技发布2018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18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0602万元到62334万元,同比增加75%到80%。公司称,本次业绩预增主要受益于主营业务专网通信收入与毛利率双双增加。
2013年至2017年,凯乐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19亿、17亿、32亿、84亿、151亿元。从数据来看,近两年营业收入暴增,但毛利率不高,且预付账款占款严重,以致被媒体解读为“增收不增利”。
而外界的疑问不仅是“增收不增利”,对于公司的行业地位、盈利模式、销售和采购方式、核心竞争力等问题,此前曾受到上证所问询函的集中关注。
业绩预增并不能打消所有疑虑,当前市场环境下,投资者最为关心的则是公司资金链的安危:专网通信业务迅速成为行业老大后,凯乐科技为何接受下游客户指定上游,且上游还占用公司巨额资金?在低毛利、资金被大比例占用的挤压下,公司基本面究竟处于何种状态?
毛利率和市场占有率之争
2000年上市时,凯乐科技主营业务为塑料硬管及管件、软管、管材、塑料零件等的制造与销售。上市以来,主业先后切换到房地产、教育、白酒、金融、智能穿戴、量子通信等概念领域。
2015年凯乐科技开始接专用通信业务订单,当年仅接单而无营收纪录。2016 年、2017 年,公司专网通信产品的营业收入为51亿、114亿,占营业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61.49%、75.98%。
仅一年时间,专网通信业务便成为凯乐科技当仁不让的第一大主业。据凯乐科技在5月28日回复上证所问询函时提供的数据,凯乐科技的专网通信现有市场占有率已经高达10.84%以上,远超过排名第二的海能达。2017年海能达全年总的营收也不过24亿元。
凯乐科技披露的在专网通信行业的市场占有率数据,让浸淫通信领域多年的海能达和信威集团颇为尴尬。但多家券商的研报还是将海能达称为“专网龙头”的,另一份智研咨询集团的《2017-2022年中国专网通信市场供需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在行业领先企业部分没有提到凯乐科技。
从毛利率对比来看,凯乐科技与海能达专网通信业务的毛利率差异巨大:生产专网通信终端加系统的海能达平均毛利率达到50%,而凯乐科技2017年的专网通信业务毛利率只有8.61%,2016年只有4.83%。扣除相关费用和税收后,公司这项主业的盈利能力可能只是与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相当。
据凯乐科技介绍,公司专用通信产品分两种业务模式:后端加工和多环节生产制造,前者毛利率4%,后者毛利率20%。后端加工,主要是检测测试及软件灌装加密;多环节生产制造,承接的工作从设计研发、集成总装到产品调试、软件灌装加密及测试检测等过程。
从事软件灌装和检测的服务提供商,毛利率为什么会远低于主业为专网通信设备的硬件生产商,凯乐科技是处在一个怎样的行业竞争格局中?
巨额预付账款
凯乐科技专网通信件主要提供灌装和检测、集成总装服务,却要投入巨额预付款来采购专用通信元器件产品。
2018年第一季末,凯乐科技预付账款余额98.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超过50%。达到历史最高值。
从2015年凯乐科技接到第一笔专网通信订单始,预付账款即比往年相比出现大幅度剧增,2015年、2016年、2017年预付账款分别为13亿、62亿、97亿元。
同时,预收账款也大幅度增加,2015年、2016年、2017年预收账款分别为13亿、42亿、45亿元。
凯乐科技在回复上证所问询函的公告中对预付账款相关事项解释称,预付账款98%左右用于专网通信材料采购。材料供应商由下游客户要求和指定。
凯乐科技解释称,“公司按比例采购相关的原辅材料及半成品……预付款金额的大小从一定程度能反映公司尚未完成的销售订单金额的大小,预付账款大幅增加是合理的”。
凯乐科技专网通信两种业务模式,均为先与下游客户签订销售合同,再与上游供应商采购订单。第一种业务模式下,公司与客户签订合同后,向上游预付全部货款;第二种业务模式下,签订销售合同后,客户预付10%定金。
两种模式的采购条款均为:自签订采购合同之日五日内,向供应商支付预付款。第一种模式下,供应商6个月交付产品;第二种模式下,供应商具体交货时间不清,但向下游客户的交货时间约为9个月。产品交付后五至十个工作日内,客户付清余下90%货款。
购销两头的合同条款显示,后端加工模式基本不占用凯乐科技资金。但多环节生产制造模式下,凯乐科技预收10%,预付达100%,大量资金必然被上游供应商占用。2017年,多环节生产模式接受的订单从上一年的22亿元突增至79亿元,快要追赶上后端加工的91亿订单。虽然这种模式较后端加工模式毛利率更高,但每笔订单资金占用比例高达70%,资金占用时间至少九个月。且随着这种模式在订单总额中走高,滚动式经营资金占用势将使凯乐科技资金之弦越绷越紧。
凯乐科技2017年末预付账款97.2亿元,其中专网通信产品预付款95.2亿元,预收账款45.1亿元,其中专网通信产品预收款42.7亿元,专网通信预收预付款差额52.5亿元。52.5亿差额中,后端加工业务预付预收差额为7亿元;多环节制造业务差额为45.5亿元。
2017年末,专网通信在手定单为40亿,全部为多环节生产制造模式,按这一模式20%的毛利率计,凯乐科技预收预付缺口,应为32亿。与年末45.5亿元的多环节制造业务预付预收差额相比,账面余额超出按合同条款测算的金额达到13.5亿元。
尽管凯乐科技称巨额预付存在合理性,并表示“预付账款将会是公司后续回笼资金的净流入“。不过,上述超额差异,以及较为罕见的上游供应商条款,恐难以打消上证所与投资者的疑虑。
资金之渴
巨额预收预付,使得凯乐科技现金流波动剧烈。2016年公司经营性现金净额-16.38亿元;2017年实现净利润约8亿元(合并口径),但经营现金净额只有1.59亿元。
在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司2017年债券跟踪评级报告中,凯乐科技并不讳言资金流被供应商占款的事实。报告称,2016年公司新增专网通信业务,公司需预付上游供应商货款,2016年公司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随着该项业务的扩大而大幅增长,导致2016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表现为大额净流出,专网通信业务占用了大量经营流动资金。
不惟如此,凯乐科技还需要向股东方拆借巨额资金,以维持专网通信业务对巨额资金的占用。2017年末,凯乐科技向大股东荆州市科达商贸投资有限公司(下称“科达商贸”)拆借资金5.24亿,向关联方荆舜源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拆借资金4亿元。
大股东拆借的资金又通过质押上市公司股权而来。截至2018年7月4日,科达商贸已经质押其持有的凯乐科技80.55%的股权。
截至2018年一季末,凯乐科技合并报表口径净资产54.4亿元,总资产196亿元,资产负债率达到74%。如果考虑预付账款实乃未开票但实际发生的成本,将预付账款98.8亿从资产类剔除;考虑预收账款乃未开票但实际收到的营收,将预收账款52亿从负债类剔除,凯乐科技的净资产将至7.6亿,资产负债率将飙升至96%。
业内人士认为,低毛利、下游指定上游、超额预付账款挤占资金,在上下游夹击之下,凯乐科技话语权微弱、产品附加值极低,渐现沦为相关方资金通道之势。
隐秘的关系和上下游“闭环”
公开资料显示,凯乐科技专用通信业务购销两头业务客户集中度非常高。2017年,凯乐科技专网通信业务前5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占同期采购总额的比例为75.87%,前五名供应商预付款就占到了97%。预付账款第一名供应商A,预付金额为81亿,占全部预付账款83%。
因采购方信息一般都保密,凯乐科技年报和问询函回复中,没有披露前五大供应商和前五大客户的具体名称。
不过,在2017年公司债券评级报告中,公司前五大供应商和客户还是浮出了水面 。2016年,凯乐科技第一大供应商——上海星地通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上海星地通)和第二大供应商——新一代专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新一代)分别采购23.78亿和20.33亿,占总采购金额比例分别为43.91%和37.58%。向两家公司采购合计占总采购金额比约为81%。
凯乐科技在回复上证所问询函的公告中称,与前五大供应商不存在关联关系。不过,第一财经记者在梳理凯乐科技历史对外投资案及收购案的披露材料中发现,凯乐科技早在2015年与上海星地通及其关联公司一起设立过公司。
2015 年 8 月 10 日,凯乐科技与江苏国城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星地通等,共同发起设立上海新凯乐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新凯乐”)。凯乐科技占股25%,上海星地通和江苏国城通信分别占股20%和19%。彼时江苏国城通信是上海星地通工程研究所全资子公司,法人代表为吴亚东,吴亚东还是上海星地通持股60%的北京赛普星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以及黑龙江农垦新一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董事。2017年4月,持股25%的凯乐科技,收购其他股东所持有的新凯乐75%股权。
根据上述债券评级报告 ,凯乐科技专网通信业务的第一大客户为中国普天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普天”);第二大客户为浙江浙大网新易盛网络通讯有限公司;第三大客户为航天南洋(浙江)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航天南洋”)。
天眼查信息显示,上海星地通,注册资本金3000万,注册时间2011年7月,由自然人隋田力和邹荀一分别持股90%和10%;新一代,注册资本金1亿,注册时间2009年11月,顾平持股70%,北京中蕴华丰投资有限公司持股30%。
从上述信息来看,上海星地通和新一代公司目前并无股权关系,但2017年9月前,上海星地通大股东隋田力的另一家全资机构上海星地通讯工程研究所彼时持有新一代30%股份,隋田力随之成为新一代的董事和总经理。隋田力还担任新一代多家控股子公司的董事等职。
无独有偶。2017年半年报,中国普天旗下上市公司*ST宁通B预付款第一名也是上海星地通,预付账款总额2.7亿元,占总预付款45%,其时*ST宁通B账面货币资金不过2.4亿元。
而凯乐科技第三大客户航天南洋,与两家上游公司之间的关系也有迹可寻。
公开资料显示,航天南洋原名浙江南洋传感器制造有限公司,公司持股40%的第二大股东——上海博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博风集团”),董事长兼创始人名为慕刚,2017年9月前,慕刚曾是新一代的董事。2017年9月,慕刚与隋田力同时退出了新一代的董事职位。2015年1月,博风集团还与新一代一起,共同出资设立了北京新一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前者持有90%股权,后者持有10%股权。
下游客户与上游供应商渊源颇深,或从侧面印证了凯乐科技专网业务中下游指定上游需求的“迫切性”。而上市公司是否为了实现销售而进入这样的供应链体系,致毛利率相较同行被大幅压低,巨额资金被占用?上市公司这种提供低附加值代工服务、资金提供方的角色,又是否暗藏巨大风险?这是凯乐科技需要进行风险控制的地方,而这些也是交易所和广大投资者最为关心的问题。
凯乐科技预计8月中下旬披露中报,届时业务构成、财务信息将会有更清晰和详细的披露。
1533亿资产被冻结!凯乐科技“专网通信”最大损失增至逾41亿,危机早已潜伏
记者 | 郭净净
编辑 |
8月8月,凯乐科技(600260.SH)公告称,株洲高新动力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株洲高新”)已向湖南省株洲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请求冻结新一代专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新一代专网”)、凯乐科技、湖南凯乐应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系凯乐科技全资子公司,简称“凯乐应急”)、荆州市科达商贸有限公司(系凯乐科技控股股东,简称“科达商贸”)价值15.33亿元的资产。
当晚,就公司资产冻结等事项,上交所对凯乐科技紧急下发监管工作函。
凯乐科技坦言,公司有关账户被冻结,对公司经营活动将产生重大影响,不排除株洲高新还会申请其他财产保全。不过,该公司声称,其控股股东所持公司股份暂不存在平仓风险,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变更。
银行账户、公司及子公司股权等均遭冻结
具体看来,截至2021年8月6日,凯乐科技及其控股股东科达商贸合计16个银行账户合计4.54亿元的资金被冻结,同时科达商贸所持凯乐科技1.18亿股股份(占其所持股份的97.2%)被申请财产保全;另外,凯乐科技子公司长沙凯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长沙聚和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湖南斯耐浦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英迈瑞孚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湖南盛长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子公司股份也被申请财产保全,涉及保全额2.21亿元。
凯乐科技坦言,凯乐应急与株洲高新签订《产品购销合同》,向株洲高新采购专网业务设备,株洲高新向新一代专网采购;其中,公司向株洲高新支付采购合同金额40%预付款及履约保证金,株洲高新向新一代支付采购合同金额100%款项。截至目前,凯乐应急与株洲高新签订《产品购销合同》尚有40份未执行完毕,合同总金额20.37亿元,公司向株洲高新已支付合同预付款和履约保证金共计8.58亿元。
该公司进一步指出,凯乐应急作为采购方向株洲高新采购设备,因株洲高新逾期未向凯乐应急供货,直接向凯乐应急催讨剩余60%货款,双方发生纠纷,株洲高新向法院申请了诉前财产保全,凯乐科技和科达商贸由于为凯乐应急提供了担保,导致凯乐科技的部分银行账号被冻结和科达商贸所持凯乐科技部分股权被冻结。
根据合同的约定,凯乐应急需支付合同预付款和履约保证金,待株洲高新完成交货义务后支付剩余合同款项,凯乐应急共支付合同预付款和履约保证金共计8.58亿元,合同无法履行,凯乐应急享有合同解除权,合同解除后,株洲高新应返还已支付的款项。主合同解除后,公司的担保责任也将解除。
凯乐科技称,公司已安排相关人员尽快就上述冻结事项与银行、法院及有关方做进一步核实,并已委托律师处理相关事宜。“公司对本次的保全行为存在异议,公司将起诉株洲高新并对其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凯乐科技表示,全资子公司凯乐应急前期已预付8.58亿元款项给株洲高新,由其向新一代专网采购相关产品,经公司自查,目前已逾期金额为4.23亿元,相关款项存在损失风险,前期披露的逾期供货合同金额中未包括上述金额,为新增逾期金额。
至此,界面新闻记者粗略估算,凯乐科技涉及专网通信业务的最高损失将增至41.51亿元。
“自曝”涉专网通信案
界面新闻了解到,2021年7月23日,凯乐科技首次明确,公司牵涉“专网通信案”。当日公告显示,公司自2020年5月至2020年9月先后与新一代专网签订29份《产品购销合同》、1份《补充协议》,向新一代专网采购隧道式加密传输服务系统处理器、智能自组网数据通信模块、高速数据处理嵌入式系统三款产品(简称“专网通信业务”);公司与被告签订合同后一般情况下一周内预付不低于30%的采购款,满6个月支付合同总价65%货款。
但自合同生效后,合同签订后,凯乐科技按照新一代专网的要求已支付了全部合同95%的预付款,但被告迟迟不能交货。随着合同约定的交货期已经届满,新一代专网出现了逾期供货的情形,经公司多次催讨,新一代专网至今仍均未履行相关义务;截至公告日,新一代专网收到预付款合计11.51亿元所对应的合同已逾期尚未交货。
当时,据凯乐科技统计,截至公告日,其专网通信业务预付账款余额为62.27亿元,其中出现供应商逾期供货合同金额11.51亿元,上游供应商已出现交付不及逾期,若未来持续不能如约供货或退回预付款,公司预付账款可能存在损失风险;公司专网通信业务应收账款余额为0.61亿元,目前全部逾期尚未收回,应收账款可能存在损失风险;公司专网通信业务存货余额为2.11亿元,目前下游交付短期已出现障碍,存货可能无法足额变现,存在资产减值风险。
7月28日,凯乐科技风险继续深化。公司坦言,经公司自查,目前新增供货商逾期供货合同23.05亿元,相关款项存在损失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7月24日,上交所就相关风险对凯乐科技下发监管工作函,要求该公司尽快核实专网通信业务模式、业务实质、上下游关联关系、资金和货物往来、目前开展情况以及是否发生重大不利变化等,并仔细摸排和评估各项风险敞口,及时、全面、准确予以公告。但目前,凯乐科技仍未对该监管工作函给予回复。
界面新闻了解到,“自曝”专网通信业务重大损失风险后,凯乐科技股价从7月23日收盘的7.76元/股下滑至8月6日收盘的5.39元/股,市值从77.38亿元跌至目前53.62亿元。该公司于2021年7月9日披露的最新股东户数是92193户,其中机构投资者从2020年年底58户跌至2021年3月底4户。

2020年报隐现危机
在2020年年度报告中,凯乐科技自称“主要从事专网通信产品、光纤光缆、通信硅管、移动智能终端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其中,该公司主要涉及专网通信产品的后端加工业务和多环节生产制造业务。2015年公司开始从专网通信简单加工业务入手,彼时通过专网通信产品下游企业对公司及湖北凯乐量子通信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凡卓通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凡卓”)等的技术团队、研发能力、生产能力、产品规划等方面的考察,2015年9月后下游客户向公司陆续提出了专网通信产品采购订单,2016年公司专网业务逐步由简单加工向多环节生产制造发展,多环节生产制造业务在公司专网业务中的占比快速提升。
在后端加工业务方面,凯乐科技涉及的业务模式是:下游客户与公司签订合同后预付货款,公司收到货款后支付给上游供应商采购款,完成软件灌装或(及)产品测试检测后交付给下游客户;产品交付及款项支付等合同主要条款,会根据市场情况作适当调整。此外,销售环节是:公司与客户签订合同后,客户向公司支付合同款,完成产品生产后交付给客户;采购环节是:公司与客户签订合同后,向具有相关资质的供应商采购,收到客户的合同款后向供应商支付采购款,此类业务涉及元器件硬件全部外采;生产环节是:公司承接的是单一工序加工业务,主要生产工作是软件灌装或(及)产品测试检测,产品检验合格后,将产品交付客户。
在多环节生产制造业务,凯乐科技从原材料采购,到完成集成装配、产品调试、软件灌装、加密、测试检测(测试若干次)等生产过程,所需时间约九个月;产品交付周期一般为九个月,在九个月内完成产品的交付及验收。其中,业务模式是:下游客户与公司签订合同后五至七个工作日内,客户向公司预付不低于10%的定金,并要求公司到具有相关资质的供应商处采购生产所需的元器件;公司与供应商签订合同后一般情况下一周内预付不低于30%的采购款;产品交付及款项支付等合同主要条款,会根据市场情况作适当调整。采购环节是:针对客户订单的不同需求,公司向上游供应商采购所需材料及部件后组织生产,产品达到客户要求后向其销售。生产环节是:公司专网通信业务根据客户订单组织生产部门进行集成装配、产品调试、软件灌装、加密、测试检测等生产操作。
结合凯乐科技近期披露信息来看,其专网通信业务的客户与供应商大多数与隋田力有关联。其中,该公司客户主要是中国普天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浙大网新易盛网络通讯有限公司、浙江南洋传感器制造有限公司(后更名为航天南洋(浙江)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迈库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国发投资有限公司等。供应商主要是上海星地通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新一代专网、上海星地通讯工程研究所、浙江鑫网能源工程有限公司等。
凯乐科技自称,公司从事专网通信业务以来,未出现产品质量问题;“产品质量的可靠性、稳定性好,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与客户建立良好的信任与合作关系。专网通信产品由公司军品业务部门与客户洽谈,直接对外签订合同销售。”在2020年报中,凯乐科技更表示,“公司专网通信业务回归稳定的同时,市场拓展取得新的进展,公司产品进入了多家大型军工单位合格供方,盈利模式进一步完善。”
实际情况是,凯乐科技去年营收同比下滑46.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也同比下降48.06%;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正是“公司减少专网通信产品的后端加工业务的生产与销售,使专网产品收入同比下降43.21%”。另外,2020年,该公司专网通信业务带来收入77.78亿元,占公司当时84.63亿元总营收的91.51%;期间,其购买专网通信业务涉及的原材料、软件及其他成本合计61.57亿元,占当年总成本的89.95%。
此外,回顾2016年至2019年,凯乐科技的专网通信业务分别实现收入51.53亿元、111.20亿元、147.33亿元、136.96亿元,占当年总营收比重分别是61.19%、73.46%、86.88%、86.36%。近年来,专网通信业务已经成为凯乐科技最主要的支柱性业务。

需要关注的是,凯乐科技还专门计提从事专网通信业务的子公司上海凡卓商誉减值1.19亿元,并将存货计提跌价损失准备9614万元。界面新闻了解到,凯乐科技旗下从事专网通信业务的子公司上海凡卓是2015年4月才对外收购而来的。彼时,凯乐科技以8.6亿元收购上海凡卓,增值率为563.98%,给凯乐科技带来7.47亿元商誉。2020年,在计提1.19亿元的商誉减值后,上海凡卓留给凯乐科技的商誉“隐雷”还有超6亿元。

相关问答
乐凯科技是国企吗?
凯乐科技是国企,所属行业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所属地区是湖北省。凯乐科技是专注于大通信产业闭环及互联网领域的高科技企业,为信息化产业高端通信设备软硬件...
凯乐科技是国资控股吗?
不是凯乐科技唯一不足的就是大股东里没有一个是地方国资委的,所以庄害怕他在量子通信,还属于投资期限中,没有资金回报,也就没有资金关注,从他天天喊回购回...
徐州凯乐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江苏凯乐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06-29,注册地址位于江苏徐州工业园区徐州大道南侧,CEO为高猛,经营范围为金属制品、金属材料加工、销售、科技研发;自...
9万股民踩雷,凯乐科技突然被ST,发生了什么?
凯乐科技突然停牌一天,据说8月17日开盘就戴上ST帽子。我一开始还不相信,我是技术派交易者,很少关注股票的基本面和消息面。我找到这个问题后,顺便看了下该股...
凯乐科技工作怎么样?
湖北凯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领先的以高科技新材料为基础的多元化实业服务商。所以工作一定不错。该公司在中国本土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重庆...
华为概念股有哪些?-股票知识问答-我爱卡
[回答]目前华为概念股有:1、与华为手机相关的厂商:凯乐科技(股票代码600260):智能手机PCBA的生产厂商;卓翼科技(股票代码002369):智能手机OEM的代加工厂商...
st凯乐为啥是白酒概念?
st凯乐没有白酒,2008年初,ST凯乐开始着手收购黄山头酒业公司,进军白酒行业(后在2015年剥离)。凯乐科技是中国高科技新材料龙头企业,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副理...
湖北凯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造假信息分析报告。_快账
公司背景湖北凯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大通信产业闭环及互联网领域的高科技企业。其服务领域...其服务领域主要涉及光电缆、塑料管材制造...
凯乐科技有诉讼条件了吗?-找法网
凯乐科技有诉讼条件了吗?
ST凯乐有白云边酒吗?
没有白云边酒,有黄山头酒,公司目前持有湖北黄山头酒业有限公司43.86%的股份。湖北凯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光纤、光缆、数据线缆、射频同轴电缆、光电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