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新冠科技攻关 多条技术路线并行,我国新型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取得这些新进展

用户投稿 11 0

多条技术路线并行,我国新型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取得这些新进展

抗新冠科技攻关 多条技术路线并行,我国新型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取得这些新进展抗新冠科技攻关 多条技术路线并行,我国新型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取得这些新进展

抗新冠科技攻关 多条技术路线并行,我国新型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取得这些新进展

2022年7月13日,在北京市朝阳区奥运村街道一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点,医护人员为一名86岁的市民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加强针。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记者近日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及相关科研团队获悉,我国坚持多条技术路线并行,新型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取得新进展。

据了解,我国有3款奥密克戎变异株单价灭活疫苗正在中国内地、香港以及阿联酋开展序贯临床试验,目前试验进展顺利。已有9款涉及变异株的多价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其中一些正在开展Ⅲ期临床试验。同时,我国正在积极部署推进广谱疫苗的研发工作。

近日,又有一款吸入用腺病毒载体疫苗和一款重组蛋白疫苗获批,可在完成两剂灭活疫苗接种后六个月在规定人群中开展序贯加强免疫紧急使用。

其中,吸入用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通过口腔吸入的方式完成接种,吸入剂量约为肌肉注射剂量的五分之一。重组新型冠状病毒融合蛋白疫苗已开展Ⅲ期临床试验,Ⅲ期临床试验关键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在两针灭活疫苗的基础上采用该重组蛋白疫苗进行序贯加强免疫,对于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引起的新冠肺炎(轻型及以上)可产生良好的保护力,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专家表示,面对复杂的疫情形势,接种疫苗仍是主动免疫的有效措施。

目前,我国已有46款新冠病毒疫苗进入临床试验,21款在境外获批开展Ⅲ期临床试验,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等9款疫苗获批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3款疫苗纳入世界卫生组织紧急使用清单。

(记者田晓航、宋晨)

来源:新华社

深圳抗新冠药物研发取得新进展,科技抗疫专项已组织11批次技术攻关

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王海荣

12月1日,记者从深圳市科创委获悉,深圳市科技抗疫专项支持的抗新冠药物研发项目近日取得新进展。

其中,抗新冠病毒口服小分子药SHEN26首次由南方科技大学张绪穆教授和中山大学·深圳郭德银教授在2020年共同发现,2021年底,由深圳科兴药业有限公司与深圳安泰维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南方科技大学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合作开发。

据介绍,SHEN26是一款核苷类似物及其酯类前药。SHEN26在细胞水平和小鼠模型中对贝塔突变(Beta)和德尔塔突变毒株(Delta)感染的抗病毒效果显著。临床前研究结果显示,SHEN26在体内外都表现出显著的抗SARS-CoV-2作用,对新冠病毒及其变异株的抑制活性显著。

抗新冠科技攻关 多条技术路线并行,我国新型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取得这些新进展

Δ 南方科技大学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科研团队在有机实验室进行药物工艺优化的研发。

据了解,SHEN26胶囊于7月份获得临床批件。在临床I期研究中,SHEN26胶囊展现出了较优的安全性。

12月1日,南方科技大学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副院长李硕在接受采访时透露,SHEN26胶囊II期临床研究方案近期已获得组长单位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临床试验审查批件。SHEN26胶囊治疗轻型和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患者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II期临床研究,主要终点指标为SARS-CoV-2病毒RNA水平(RT-PCR检测)相对于基线的变化值。相关研究计划在全国多家临床研究中心开展。

此外,研发团队基于已有的研究结果,已于11月底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提起Pre-IND申请。

李硕透露,研发团队将在SHEN26胶囊临床研究推进过程中,将依据国家相关技术指导原则,高质量、快速度推进临床研究,早日造福新冠病毒感染患者。

另据了解,由深圳翰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科院微生物所高福院士和王奇慧研究员团队联合开发的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多肽鼻喷剂药物研发项目也取得新进展。

翰宇药业副总裁唐洋明介绍,该项目通过鼻黏膜给药实现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预防。目前,项目已完成全部临床前研究和GMP条件下临床批样品生产,新药临床试验申请于8月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批准,现已完成一期临床试验,相关数据正在整理。二期临床试验方案经专家论证并得到国家药审中心确认,正在准备伦理资料。

唐洋明介绍,该研究项目的剂型为鼻喷剂,能够直接作用于新冠病毒的主要侵入路径,方便随身携带、给药方式便利、无需人体免疫系统参与。相关研发品的活性分子为膜融合抑制剂多肽,通过抑制病毒进入细胞起效,作用靶点保守,受病毒变异影响低,且活性极高。

翰宇药业执行总裁余品香表示,该项目有望于2023年初完成探索性临床试验,申请紧急使用,同步开展后续确证性临床试验,争取以应急审批通道申报上市。

据了解,深圳市科创委自2020年启动科技抗疫专项以来,迄今已组织11批次申报,支持近130个专项项目开展科研攻关。旨在加快构建从源头到末端的常态化疫情防控科技创新体系,强化科技手段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的支撑作用。

审读:谭录岗

相关问答

如何看待国家发放1万亿抗疫特别国债?-幸福里问答

支持国家发放抗疫特别国债。一方面这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好事。另一方面作为中国公民有义务在国家经济有压力的时候,展示自己的爱国情怀!顺带说一...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