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赋科技测评 “天赋基因检测”就是打着高科技噱头忽悠 新京报快评

用户投稿 4 0

“天赋基因检测”就是打着高科技噱头忽悠 新京报快评

天赋科技测评 “天赋基因检测”就是打着高科技噱头忽悠  新京报快评

检测机构在广告宣传中夸大基因对天赋的影响。图/网络截图

天赋科技测评 “天赋基因检测”就是打着高科技噱头忽悠  新京报快评

号称“包治百病”的基因测序被叫停了,号称取点唾液就能测出孩子天赋的“天赋基因检测”却仍未退场。据新京报报道,近段时间,“儿童天赋基因检测”悄然流行。各类天赋基因检测费用在400多元至9800元不等,检测包括了智商、情商、运动、绘画、音乐、运动、个性等方面。

有意思的是,有检测机构标榜专业,所谓的专家专业方向却跟基因检测并不对口;对于同一天赋能力,多家机构的检测位点并不相同;还有机构称检测报告涉及的天赋种类、基因位点都有文献支撑,但“不可能公开”;面对记者查看机构与人员资质的要求,这些机构也会找各种理由推脱。

古有用抓周卜志趣,今有用基因测天赋,不一样的“算命”方式,一样的不靠谱。

早在2009年8月,“儿童天赋基因检测”乱象就被曝光过;2016年7月,拳击冠军邹市明妻子晒出儿子“天赋基因”后,“天赋基因检测”生意再度受到舆论聚焦。如今看,虽然天赋基因检测自身经不起“检测”,但这无碍于不少机构“对韭当割”。

不得不说,这些机构都是贩卖焦虑、炒作概念的一把好手:吃定家长们的起跑线焦虑,包装出“天赋基因”的概念,继而打着高科技噱头忽悠。

说“天赋基因检测”反科学,是因为相比医学界公认的可通过基因干预预防疾病,通过基因检测天赋更像是以蠡测海,缺乏科学依据,也没有循证研究支撑。

说“天赋基因检测”反伦理,是因为此举有违基本的价值伦理,容易造成“基因歧视”。哈佛医学院遗传学教授祁鸣就说过:“基因检测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就是有利性与无害性,这类与伦理道德相悖的检测项目我不主张开展,因为这对家长和孩子都是沉重的精神包袱。”

现实中,“天赋基因检测”很可能助推家长的揠苗助长情结与鸡娃心态,最终扼杀孩子真正的天赋。对于坑娃不浅的“天赋基因检测”,有必要提醒家长们消除育儿投机心态、尊重教育规律、少信伪科学。但只让家长提高警戒心显然还不够。

吹嘘“天赋基因检测”的神奇效用,却不敢明示临床数据、相关检测人员资质以及检测项目资质等信息,已不是简单的“收智商税”,更涉嫌虚假宣传。鉴于此,监管层面有必要针对消费级基因检测的监管盲区及时补漏,该叫停就叫停。此外,消协、市场监管部门等不妨针对乱象及时发出消费预警,将更多家长从迷信的泥沼里拉回。

不能再让“天赋基因检测”继续坑娃、坑家长,退场是其唯一的“出路”。毕竟,“天赋基因检测”的“基因”成色,就是反科学反伦理。

撰稿 / 京客(媒体人)

编辑 / 徐秋颖

校对 / 杨许丽

花1980元给娃测天赋?当心打着高科技噱头的消费陷阱

天赋基因检测热度兴起,不少商家推出相关服务。有专业人士指出,许多检测机构并不具备检测能力,所谓检测只是商业项目披上了“科学外衣”。

“想早点发现儿子的天赋,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培养他。”9月14日,王明浩拿到了花费1980元为4岁儿子做的天赋检测报告。翻开这份长达14页的报告,里面有大量数据和表格,详细量化了学习能力、记忆能力、抗压能力、语言潜能、交际潜能、运动潜能等。

王明浩告诉记者,半个月前,他在电商平台某生物旗舰店下单了一个智商、情商、运动、艺术4大天赋潜能检测项目。3天后,他收到检测机构寄来的采样工具,并按照说明书采集儿子的口腔唾液细胞DNA并寄送给检测机构。10多天后,收到了这份制作精美的检测报告。

近来,天赋基因检测热度在市场上兴起,一些商家推出相关服务。然而,记者采访了解到,部分检验机构涉嫌概念炒作,扩大基因与天赋的关联分析,也有专业人士指出,这是打着高科技噱头的消费陷阱。

每单价格400元到1万元不等

在一些电商平台,天赋基因检测业务每单价格400元到1万元不等。价格差异对应的是检测内容和形式有所不同,价格高的包含语言、音乐、逻辑思维、肢体运动、视觉空间、人际社交、自然探索、自我察觉8大类40项天赋能力检测。部分商家还标注了适检人群为0~12岁的儿童。还有的声称可以邮寄到境外实验室检测,比照的数据库更庞大。

辽宁沈阳一家医学检验所的经营者高子健告诉记者,天赋基因型检测实际是对5大类11个基因33个亚型进行分析,通过寻找基因位点,比对数据库中大量真实案例,对孩子进行判别。

这些检验机构真的能测出孩子天赋吗?高子健直言,基于特定群体样本的统计学研究,只能得出统计相关性而非因果关系。“换句话说,不是基因位点一致,就具备数据库成功人士同样的天赋。”此外,“几乎所有天赋基因检测机构都无法解决样本量的问题,市面上的检测机构只能到处搜罗质量良莠不齐的论文,凡有一丁点儿可能,就认为位点和天赋的对应关系。”

记者浏览多家电商平台天赋检测相关店铺发现,这些店铺展示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没有员工资质、项目资质、所用试剂资质等证明。一些商家还表示,天赋基因检测服务没有项目资质是因为它还是新兴行业,技术门槛高,一般机构做不了。

家长想通过检测找到培养“捷径”

王明浩对天赋基因检测深信不疑,他觉得检测结果与他日常对儿子的观察基本一致。“报告显示,我儿子的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突出,我准备给他报个口才班,让‘长板’更长。”

王明浩对孩子“精准”培养的做法,代表了不少家长的心理:“孩子的黄金培养期就那么几年,谁也不愿意不停试错,再说了一个体育苗子,如果被勉强学了几年画画,家长和孩子都痛苦。”

与王明浩做的检测不同,李默为3岁的女儿做的是皮纹检测,这个检测是英语学习班的赠送项目。

“检测师在手掌上画几个点,然后拍下手掌以及面部照片,一个月后就出了一个14页的报告书。”李默说,报告里有先天大脑数据总表、学习潜能TRC、学习通道、性格类型等内容,还有先天多元智能及职业建议,最后还有一份兴趣班建议表。

虽然李默对检测结果半信半疑,但苦于没有更好、更科学的培养方案,只想参照数据,当作判断孩子天赋的一个维度。

沈阳某三甲医院临床遗传科副主任医师李晓莉表示,当前很多疾病可以在基因上找到病因,通过基因筛查,还可以避免一些有遗传性疾病和先天性疾病的婴儿出生,甚至有不少常见的慢性病也可以在基因上找到根源,并通过基因干预加以预防、诊断、治疗。但是市面上的许多检测机构不具备检测能力,只是商业项目披上了“科学外衣”。

一家专门做天赋检测的某生物旗舰店客服告诉记者,机构会特意在报告首页写上特别说明,“结果没有好坏之分、不能预测未来命运,不要贴标签,不必互相比较。结果仅是参考资料,不是最终结论,想要成功,离不开后天努力”。尽管如此,仍有家长反复咨询检测能不能帮助选择兴趣班,能不能发现最佳学习方法,能不能分析优势学科。

基因测序难以检测智商天赋

事实上,人的天赋具体由哪些基因决定、如何决定,以目前的科技水平还没办法给出准确解答。李晓莉表示,比如,智商与基因有密切关系,但智商是由成千上万的基因综合决定,从基因测序的角度看,很难检测出某个孩子的智商天赋。相反,某个基因突变导致智商很低是完全能够检测出来的,如结节性硬化症,但这是基因检测在医学上的应用。

“当前的一些基因检测项目,如检测孩子的求知欲、记忆力、抗压能力、吸取教训能力等,都是出于猜想和武断,这种做法本身就与科学精神背道而驰。”高子健说,只是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只想着如何安排好孩子的人生。

“先不说按报告培养能不能成功成才,单就按‘说明书’培养,也会让孩子失去很多乐趣与磨练。”高子健认为,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新技术应用监管,及时评估和区分哪些是确定性成果,哪些尚处于测试和研究阶段。针对前者,应制定相关标准,规范其发展。针对后者,应严格禁止其入市,以维持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来源: 工人日报

相关问答

是一部关于机器人的3D动画,主要说的是一个小机器人生活在一个机器人的城镇里。他爸是一个机器人洗碗工,他喜欢发明东西并且很有发明天赋,最后在家人支持下走进了一个科技发达的大城市且有了大作为。电影叫什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