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观察|广州如何玩转“科技悬赏”?
3月15日,广州市科技局发布通知:面向全市重点产业领域龙头骨干企业,公开征集市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揭榜挂帅项目的重大技术需求。
此举意味着市内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提出依靠自身力量难以解决的重大需求或产业关键技术难题,即“发榜”,市科技局面向全国“张榜”。有研发实力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创新主体“揭榜”,随后揭榜方与发榜的企业组成创新联合体,共同开展项目技术攻关。
这便是“揭榜挂帅”技术攻关的意涵,其本质可视为一种“科技悬赏”:一方通过发布需求攻克现实问题,另一方权衡自身能力和经济收益后揭榜,形成精准对接。技术团队与科研人员挂帅担纲、攻克难题;事务解决以结果为导向,不问英雄出处……
遵循《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及的“推广‘揭榜挂帅’等机制”的工作要求,广州谋定后动,加快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为支撑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更好发挥创新驱动发展作用。

向科技前沿派出“联合舰队”
榜单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向前沿产业迈进。精尖的领域,探索起来会有难度。单个企业在无法将其攻克的情境下,发榜求助于社会。
因此,揭榜挂帅就是为了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难题而设立的制度。
根据《广州市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揭榜挂帅制技术攻关项目试点工作方案(试行)》(下称《工作方案》),揭榜挂帅的项目所属行业领域应符合广州市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等。
这些领域既聚焦于国家发展战略,又体现出鲜明的广州特色。例如,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项目重点侧重于基础软件、工业软件、5G等广州传统强项;新能源领域被“点名”的是氢能燃料电池,目前已有中国首家大型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厂在广州开发区动工。

广州科研人员在做研发。
“揭榜挂帅”是政府开展前沿科技探索和应对重大应急攻关的策略。各省市出台的榜单显示,此类项目需求大多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
比如,山西是开展农村(农户)用煤清洁取暖技术揭榜;深圳则在疫情期间,以“悬赏制”激励社会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急防治”应急科研攻关。
此类合作中往往具有买卖双方。《工作方案》明确发榜方和揭榜方的准入要求:
对于发榜方而言,除了要求上一年度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亿元,还要能够为项目提供研发实施必要的支持和配套条件,在项目研发攻关成功后成果能率先在本企业落地应用等。
对于揭榜方而言,广州并不要求局限于省内,全国范围内的相关创新主体、联合体都可主动揭榜。限制条件仅在于能力资质方面:具有较强的研发实力、科研条件和稳定的人员队伍等;能对发榜项目任务提出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的可行方案,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等。
强强联手、保证“投入-产出”效率,是广州实施“揭榜挂帅”的初衷。《工作方案》指出,揭榜成功后由双方组成创新联合体,共同开展项目技术攻关。发榜方、揭榜方组建的“联合舰队”协同合作,将加速科研成果到产业落地的跨越。
借“市场之手”实现精准对接
人体血管能否在体外通过3D打印技术生产出来?若可以,需要用到什么材料去构成血管?这些听起来带有魔幻色彩的问题,将有可能在广州的生物医药领域“梦想成真”。
广州帷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谭建旺介绍,他们企业的一项创新需求便是“新型3D打印血管在血管移植和高通量药物筛选的应用研发”,科研机构需要分析动物天然血管的主要生物学和药物筛选相关参数等。
需求刚刚发出,便有三家机构的代表,提出了三种不同的解决方案。随后,评委会根据方案特点,最终推举了中山大学医学院的方案,将其作为该企业的科研合作伙伴。
这是去年10月,第五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广东·广州赛区)的比赛场景。当时,该赛事活动深入企业挖掘具体技术创新需求,以“揭榜比拼”方式,面向社会公开征集解决方案。揭榜挂帅,广州对此毫不陌生,且早已有所行动。

第五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广东·广州赛区)现场赛。
此次官方发文,是把项目的科技含量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但其“主角”并未改变。相比于其他地区政府发榜、科研机构或企业揭榜的形式,广州索性让政府退居幕后,把高端合作的舞台全都留给市场主体、研发主体等。
无论是“揭榜挂帅”还是“科技悬赏”,形式多样的政策举措,离不开相同的内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符合产业规律、现实需要。这样,科研工作可以有的放矢,避免了闭门造车导致的效率低下,产业也得以在原始性创新成果的支持下,夯实转型升级的基础。
“中国在基础研究领域有了长足进步,但科技转化率与欧美日等科技发达国家相比水平不高。”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宇亮谈道,“广州产业基础发达、布局完整,在应用市场上有很大优势。因此,广州不妨在创新链的中间部分,即‘转移转化’环节发力。”
揭榜挂帅正是把“转移转化”的主导权和发力点,交由市场和科研人员搞定。科技部火炬中心的数据显示,2020年广州技术合同成交额以2256.53亿元位居全国第二。这说明广州技术要素市场的流动性、活跃度均在全国前列。由市场调配资源的揭榜挂帅制度,将进一步提升广州的创新资源配置效率。
由政府搭台减少“意外之险”
作为政府科研资助的重要手段之一,揭榜挂帅由来已久。学者考证,首个政府发布的科技悬赏,可以追溯到1714年由英国政府设立的经度奖。时至今日,全球已有十余个国家的政府,设立了悬赏奖项激励社会开展科技创新。
这项“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导向机制,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各个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培育起具有市场眼光的科技工作者,还能够助力政府企业的重大科技项目快速落实推进。在此过程中,政府也会扮演重要的角色。

广州科研人员在做研发。
就广州而言,政府在搭设好平台后,并非做起了“甩手掌柜”。既然是政府牵线、组局,那么政府也将担负起兜底、保障等职责。揭榜挂帅对于科技金融环境的要求较高,这是因为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需要多重试验阶段,没有资金流的支持,技术流的发展注定坎坷。
那么,挂了“帅”的科技工作者如何心无旁骛地专注于科研本身?如何才能激励买卖双方、最大程度地激发创新投入兴趣?答案显而易见:科技经费要到位。
《工作方案》表明,企业发榜的项目研发总投入不低于2000万元,由发榜企业和市财政共同承担;全市每年度试点项目不超过5个,单个项目市财政资金支持强度不超过1000万元。这说明政府在试点阶段,严控项目数量、保证项目质量,并以市财政资助助力研发。
科技工作往往具有很多不确定性。除了创新自带的风险基因外,怎样把流程性风险降到最低?这也是有待政府考量的问题。至于广州,《工作方案》已经明确了标的质量以及发榜、揭榜双方的准入许可。
此外,企业发榜后,如果有多个竞标者出现,企业当作何抉择?广州市政府也考虑到了这一层,并在《工作方案》中特别设置了“评审论证”环节。市科技局会同发榜方,将委托专业机构组织专家进行论证,提出成功揭榜单位建议。
纵观《工作方案》,广州市政府在揭榜挂帅全流程工作中,既无处不在又不显山露水。具体表现为,处理好了四种关系:政府搭台与企业唱戏的关系;市场驱动与监管调控的关系;创新探索与风险兜底的关系;自由竞争与集中权衡的关系。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 李鹏程
【作者】 李鹏程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能者“揭榜”智者“挂帅”,这项措施效果怎么样?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依靠创新提高发展质量……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科技创新在未来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在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方面,报告提到了推进科研院所改革、改进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管理方式。
无独有偶,2月底国新办举行的科技创新有关进展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副秘书长贺德方公布,“十四五”首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有87项采用了“揭榜挂帅”新型项目组织模式。这意味着,作为我国科技项目管理改革的创新举措,“揭榜挂帅”正逐步落实,成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激活社会创新资源的重要抓手之一。
所谓“揭榜挂帅”,又被业界人士称为“科技悬赏”,旨在解决社会中特定领域的技术难题,由政府组织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科技创新成果的一种非周期性科研资助安排。与以往的项目课题申报制相比,“揭榜挂帅”从科研人员的“入口”竞争变为“出口”竞争,即不问出处,以成果为导向,论功行赏,倒逼科研资源优化整合,最大程度调动起社会各界智力潜能。
近两年来,“揭榜挂帅”始终是科技界的热点关切。各地纷纷积极探索“揭榜挂帅”的方法路径以推动科技创新。全国政协委员、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表示,国家鼓励、支持科技创新,明确创新主体地位的导向意义重大,为广大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指明了重点和方向。
记者走访发现,在各地有关“揭榜挂帅”项目改革的生动实践中,全社会创新主体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科技攻关技术转化为实际应用效果明显,其中广大中小型科技企业收获最大,感受颇深。
通过福建厦门市首批“揭榜挂帅”项目,厦门金龙汽车与当地一家人工智能企业顺利“牵手”。“揭榜方”厦门云知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公司在网联自动驾驶、智能交互等方面的多项技术攻克商用客车智能网联的瓶颈,“揭榜挂帅”项目机制为企业提供了与客车龙头企业合作交流的契机。而作为“发榜方”,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智能网联研究所车联网研发部经理李理说:“随着产业发展的深入,学科交叉融合成为趋势,金龙在客车领域技术积累雄厚,但在智能网联等新领域仍有短板,借助外部力量突破创新壁垒有利于我们加快新产品的孵化,尽早抢占市场先机。”
受访者普遍反映,在以往课题申报制下,项目参与主体范围相对狭窄。多数企业甚至迈不过承接重大课题项目的“门槛”,核心技术攻关累积、科研实力抬升渠道自然收窄。
而事实上,广大中小型科技企业是社会生产要素最为活跃的主体,也是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关键环节。
“揭榜挂帅”让真正有实力的创新主体、新型研发机构可以不受限于身份和规模,都能参与到重大课题的攻关上来,无疑更大范围地激发了创新创造的活力,将更多创新主体的智慧、能力调动起来。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崔向群在今年有关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布局和建设提案中也进一步强调了“揭榜挂帅”的重要作用。
“多采取‘揭榜制’‘赛马制’形式,通过多方有序竞争激发创新激情与活力,让真正有优势的地方和单位承建重点项目,形成协同创新、良性竞争的有利局面,全面支撑重大战略共性技术和产业发展。”崔向群说。
不过,“揭榜挂帅”项目机制也不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唯一手段。全国政协委员、自然资源部卫星遥感应用中心主任王权认为,“揭榜挂帅”项目制度对于解决短期内关键技术的难题是非常好的办法,但同时一些长期性、战略性、系统性的科研项目则需要长期积累,久久为功,需要集中国家人力财力去解决。针对一些周期长、投入大、客观上短期内不会出成果的重大科研项目,也要避免短期行为,要以更包容态度和更长远的眼光看待其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正确看待长远和短期的关系,协同多种科技体制改革措施,才能确保我国科技创新稳步推进,可持续发展。”王权说。
来源:科技日报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爆料微信关注:xxcbwx,24小时报料热线0731-85571188。
相关问答
中石化推进第一个煤化工示范项目建设-盖德问答-化工人互助问...
工程部、发展计划部、科技部、安监局、能环部、物装部、化工事业部、SEG负责同志一同参加了现场办公会,并对下一步如何推进项目建设提出建议和意见。共0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