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科技处 华东师大新成立2家实验室!

用户投稿 8 0

华东师大新成立2家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科技处 华东师大新成立2家实验室!

“实施基础学科和

交叉学科突破计划

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能”

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强化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作用指明方向

华东师范大学科技处 华东师大新成立2家实验室!

今天,华东师大联合药企

成立两大实验室

以人工智能赋能药学研究

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能

今天(3月11日),华东师大与奥锐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睿智医药研究集团有限公司两家企业签约共建药学联合实验室,以AI为核心打造未来药学研究新阵地

华东师范大学科技处 华东师大新成立2家实验室!

AI小核酸药物发现联合实验室签约揭牌

华东师范大学科技处 华东师大新成立2家实验室!

AI药物智造联合实验室签约揭牌

华东师范大学科技处处长杨海波主持活动,药学院院长李洪林介绍了两个实验室的合作情况。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施国跃代表学校签约。

华东师范大学科技处 华东师大新成立2家实验室!

华东师大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旭红讲话

华东师大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旭红在讲话中指出,此次合作不仅是校企协同创新的重要实践,也是“人工智能 + 生物医药”学科发展战略的重要实践,希望通过本次签约建立起校企合作的新范式,双方合力攻克行业难点问题,积极探索包括科研金融联动支撑、科研成果充分赋权、科研模式颠覆性革新(技术自由岛)等面向未来的产学研合作新机制,切实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在人工智能时代,更好地服务国家与全人类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发展需求。

华东师范大学科技处 华东师大新成立2家实验室!

奥锐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志恩讲话

奥锐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志恩表示,奥锐特与华东师大相关研究团队在小分子创新药领域已建立了稳固且长久的合作关系。展望未来,奥锐特将与华东师大以实验室建设为契机携手并进,充分利用校企双方的资源和优势,借助AI技术的力量,加速小核酸新药的研发进程,以造福更多的患者,回馈社会。

华东师范大学科技处 华东师大新成立2家实验室!

上海睿智医药研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胡瑞连讲话

上海睿智医药研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胡瑞连表示,睿智医药在临床前研究领域已积累了超过20年的丰富经验,他期望能够运用这些经验为中国的新药研发事业贡献力量。通过与华东师大的紧密合作,利用AI技术,进一步助力中国创新药及药物制造领域的蓬勃发展,为中国医药行业的未来添砖加瓦。

华东师范大学科技处 华东师大新成立2家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药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药学院于2023年5月成立,由华东师范大学与临港实验室共建,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强为名誉院长,聘请临港实验室副主任李洪林教授为首任院长。作为新型药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平台,华东师范大学学院实现学校和临港实验室在科研任务、师资力量、研究基地、招生培养方面的开放共享、深度融合,通过建立新的运行机制,形成新的文化氛围,努力建设成为面向国际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的药物科学前沿基地和未来药学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设药物科学系和药物工程系,现已拥有药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生物与医药工程博士点。学院依托华东师范大学在药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生物学、软件工程、统计学、心理学等强势学科优势,结合临港实验室的创新药物研究实力,围绕化学、基因、细胞、数字四类药物,重点发展人工智能药物设计(AIDD)、药物智造、数字药物、生物药物与递送系统等前沿技术和方向,通过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培养“全面而自由”的面向国际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的高精尖缺“药学英才”,加强推进药物研究的产业转化,打造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业转化为一体的未来药学院。

来源 | 药学院 科技处

摄影|濮晓松

编辑 | 符哲琦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校长论坛在上海举办,众校长共探人工智能时代“育人新路径”

本报讯 (通讯员 潘婷婷 屈莉 张佰强)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教育生态,如何让AI真正成为育人的助推器,如何探索技术与人文交流的新路径,成为每一个教育人的使命。4月25日,以“AI赋能 共探育人新路径”为主题的2025年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校长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浦东临港小学举办。来自全国的知名专家学者、基础教育领域校长及行业代表,通过主旨报告、专题研讨与实践案例分享、参访交流等碰撞思想,共探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未来图景。

AI时代,需要寻求技术导向与育人导向的平衡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教育集团主任戴立益在致辞中强调,AI正引发教育领域的颠覆性变革:通过大规模因材施教重构教学模式,提升学习自主性与效率,推动精准化评价与虚实融合的教育场景创新。针对AI教育发展,他提出需处理三大关系:技术导向与育人导向的平衡,技术迭代与教育规律的“快与慢”之间的协调,冰冷数据与充满温情的教育之间“冷与热”的关系。他建议聚焦四大方向:研制基础教育AI指导标准、构建双轴评价模型、推进教师教育系统变革、制定校长数智领导力标准。“教师永远是阳光下最崇高的职业,AI不会替代教师,但会淘汰守旧的、不与时俱进掌握工具的老师。”戴立益表示。

华东师范大学科技处 华东师大新成立2家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教育集团主任戴立益

华东师大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数据库专委会主任、上海市人工智能与社会发展研究会会长周傲英教授作《人工智能的启示与青少年发展指引》主旨报告时指出,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核心驱动力现已形成“基础研究突破——产业应用深化——社会形态变革”的演进格局。他围绕“人工智能时代、新的科技革命、对科学的反思、对数据的反思、青少年发展指引”五个方面,系统梳理了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历程,指出了树立正确的数据观、形成数据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路径,同时为科技与教育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在人工智能时代,青少年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创新成为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时代主题。周傲英呼吁:“我们的教育需从侧重知识传递转变为注重能力和思维训练。我们的青少年须在坚持守正的前提下,勇于创新,守正是为了创新。创新的正确路径就是积极投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提高认识,突破认知,践行知行合一和新时代、新教育的基本理念。”

华东师范大学科技处 华东师大新成立2家实验室!

华东师大数据学院教授、中国计算机协会数据库专委会主任、上海市人工智能与社会发展研究会会长周傲英

构建教育大模型,探索人机协同育人新模式

华东师范大学将智能教育作为学校未来发展的第一战略,2020年9月设立全国首个智能教育博士班,2020年12月与上海市教委联合成立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2021年11月华东师范大学智能教育实验室获批教育部首批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培育),2024年12月联合上海创智学院成立智能教育联合实验室。

戴立益介绍了华东师大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人工智能+”的行动纲领过程中,用人工智能赋能专业建设、教育评价、教育实践、教师教育、教学管理等多方面的探索和成果,他表示,华东师大已构建“AI+X”专业体系,其智能分析系统、数字人示范实践等入选教育部典型案例,并在基础教育领域开展“AI+航海”特色项目、AI平安校园等创新实践。

华东师范大学科技处 华东师大新成立2家实验室!

华东师大教授、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院长周爱民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院长周爱民介绍,目前,学校正在全力推进教育大模型及应用项目。他认为,未来的教育应借助人工智能解决个性化、创造性和价值观培养的问题,通过构建教育大模型,构建教育场景Agent,探索人机协同育人新模式。他强调,人工智能和教育的深度融合是挑战更是机遇,需要各方共同参与。

华东师范大学科技处 华东师大新成立2家实验室!

华东师大基础教育处处长李志聪

华东师大基础教育处处长李志聪强调,华东师大基础教育处、教育集团积极搭建大中小沟通的桥梁,希望集团校积极主动拥抱新时代,以AI赋能、重塑教育,共探育人新路径。

教师应具备人工智能+的能力,让AI助力教学模式创新

把学生手写的作业转成电子文档上传给大模型,告诉大模型:“请批改文件中的作业。”看到有老师这样运用人工智能辅助批改作业,华东师大教育信息技术学系教授李锋不禁瞪大了眼睛:“如果真的可以这样实施,要老师做什么?AI批改出的结果可信吗?”李锋提醒道,“尤其不能忘记的是,人工智能批改作业的能力再强,教师也不能放弃对人工智能输出结果的审核判断和修改。”在AI赋能下,教师更应发挥主动权,利用专业素养设计AI辅助规则,实现个性化指导,布置个性化作业。教师应具备人工智能+的能力,将教学经验与大模型整合,避免忽视教师个体专业素养上的优势。

华东师范大学科技处 华东师大新成立2家实验室!

华东师大教育信息技术学系教授李锋

卢湾高级中学作为科学教育特色示范校,从2018年开始将人工智能元素融入科学教育,打造黄浦区人工智能标杆校。校长何莉认为,数智时代学习特性表现为资源广阔、学习方式个性化智能化、学习体验沉浸式和情境式、学习生态社区联动。学校通过打造以人为核心的数智学习变革,实现从“满堂灌”走向“智适应”和“自适应”,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成为自己学习旅程的设计者;从“浏览式”学习走向体验式和沉浸式学习,建设VR、AR、元宇宙等空间,让静态知识获取变成动态、探究式学习体验;从标准化教学走向个性化和优质化教学,落实使用学科个性化学习手册;从知识化教育走向生活和项目化教育,鼓励学生把知识和技术应用到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中去。

华东师范大学科技处 华东师大新成立2家实验室!

上海市卢湾高级中学校长何莉

重庆两江新区华师中旭学校将人工智能定位为助教和伴学,促进师生从人工智能走向辅助共生。以语文学科为例,校长陈珍国展示了人工智能在阅读赏析课和写作课中的应用,如通过AI进行人物赏析、意境赏析、写法赏析,设计小组活动和课堂主线问题,实现写作视角可视化、作文个性化批改、批量批改和写作思路发散等。此外,学校还利用AI进行基础夯实课,如AI出题、英语纠正和训练等,提升教学效果。

华东师范大学科技处 华东师大新成立2家实验室!

重庆两江新区华师中旭学校校长陈珍国

关注生命,人工智能与生命智慧应双向赋能

华东师大临港附小相关负责人表示,人工智能与生命智慧应双向赋能。华东师大临港附小在教学楼为师生打造了“滴润之念”舒压空间,在华东师大临港附中,每天中午午休20分钟,学生们通过正念冥想感知自身律动和内在能量,调节情绪。学校探索实践AI技术精度与生命温度的融合,关注学生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渗透到教学、管理、评价各个环节,探索大数据与四课堂的育人模式,培养学生感受真、善、美等力量。

华东师范大学科技处 华东师大新成立2家实验室!

华东师大临港附小“滴润之观”星空冥想舒压空间

“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背景下,教育工作者更须具备良好的信息化素养,包括意识和能力。”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代蕊华在总结中强调,对于校长而言,提升数字化领导力至关重要,这是培养适应未来时代新人的关键。只有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素养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才能有效将人工智能融入教育教学和管理中,实现真正的教育变革,培养出具有信息素养的新时代人才。

华东师范大学科技处 华东师大新成立2家实验室!

华东师大教授、教师教育学院院长代蕊华

本次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集团主办,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教师发展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本科生院、上海临港科技智慧图书馆协办,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浦东临港小学承办。浦东新区教育局总督学丁黎忠、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社发处副处长方娟等出席了本次论坛。

相关问答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怎么样?设有哪些专业?申请方

[回答]~接下来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华东师范大学的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开设的专业以及研究情况专业设置:心理学(基地班)-本科、心理学(师范班)-本科、...

上海华东科技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哪个好?

上海没有华东科技大学,这是一所野鸡大学,上海只有上海科技大学,是一所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共同建设的,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管的重点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怎么样?设有哪些专业?申请方

[回答]~接下来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华东师范大学的数学科学学院开设的专业以及研究情况专业设置: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学院简介:...

女孩子华东师范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选哪个更好一些?

华东师范大学的重点专业:地理科学,地理学,对外汉语光学,汉语言文学。化学。汉语言。文字学基础数学基础,心理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教育学历史学,人文地...

华东师范大学院士有多少人?

华东师范大学院士有18人。师资队伍截至2020年10月,学校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6个,可授予21种硕士专业学位,以及教育博士专业...

华东师范大学的两个校区各有什么专业?宿舍环境分别怎么样?

闵行住宿条件不错~~~宿舍有空调~~~浴室在每幢宿舍1楼~~还算方便~~~楼管阿姨也得比较和蔼~~~环科专业还可以~~~华东师大是全国少有的环境专业从本科到博士都要...

华东师范大学行政处工作时间?

朝九晚五正常的工作时间,行政类岗位。朝九晚五正常的工作时间,行政类岗位。

华中科技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播音主持专业哪个更好?分别怎么样?

播音主持专业,华东师范大学比华中科技大学更好。华中科技大学侧重工科和医学,播音主持专业不是他的强项播音主持专业,华东师范大学比华中科技大学更好。华中...

华东师范大学是名校吗?

作为师范类高校里面的985院校,毫无疑问,华东师大当然称得上是名校。很多人可能没有留意,截止21年11月5日,我国共有师范类高校282所,而在这282所师范类高校...作...

华东师范大学全职院士排名?

全职院士排名:童庆禧、薛永琪、宋大祥、丁德文、胡和生、李瑞麟、陈子元、徐僖、唐崇惕、汪品先。华东师范大学(EastChinaNormalUniversity),简称“华东...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