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发布“789科技攻关计划”,大批取得突出成就的科研团队和个人获得表彰
5月21日,南京大学召开科技创新大会,颁发“南京大学优秀科技成果奖”。大批在重大科技任务、重大平台建设、产业科技创新等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科研团队和个人获得表彰。会上还发布了南京大学“789科技攻关计划”。
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王涛团队,发现超大质量黑洞影响宿主星系形成演化的重要证据,研究成果入选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我们团队研究发现,中心黑洞是控制星系当中冷气体含量的关键因素,中心黑洞质量越大冷气体就越少。因为冷气体是恒星形成的原料,冷气体少的话,星系就不能持续形成新的恒星了。这一发现揭示了中心黑洞在调控星系生命周期中的核心作用,对我们理解宇宙结构的形成规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获得表彰,王涛团队备受鼓舞。“我们正在铆足力量,争取在更广阔的天地上,更关键的科学问题上,取得一些新的突破。”
同样入选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并在南大科技创新大会上获得表彰的,还有南大物理学院杜灵杰教授。2024年上半年,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发表的一篇论文引发学术界轰动:南京大学杜灵杰教授领导的国际团队,首次观察到引力子在凝聚态物质中的“投影”。这一成果引起了学界和媒体的高度关注。杜灵杰教授在科技创新大会现场发言时表示,是兴趣引领着自己前行,沉浸在纯粹的量子物理的世界中自在探索,想要观察它将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改变。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沈树忠获得南京大学“科学前沿突破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正在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团队围绕泛大陆关键转折期的生物与环境、早期生物多样性起源与演化,整合了地层学、古生物学等多学科数据,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建立了全球高分辨率海洋生物多样性曲线,揭示了25亿到2.5亿年生物多样性演化、生物大灭绝的精确过程。”沈树忠介绍,团队部分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等,“2023年度我们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相关成果被编入最新的国际地层标准和美国大学教材等。这充分说明,突破性科学问题往往存在于学科交叉的‘空白地带’,只有打破壁垒,创新思路,才能开辟新路。”
活动现场,南大还发布了“789科技攻关计划”,聚焦“十五五”,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形成拓扑量子科学等7个世界科学前沿问题,羲和II号工程等8个重大科技攻坚任务和碳捕捉与低碳化学制造等9个重大创新技术转化集群。鼓励跨学院、跨学科交叉组建攻关团队,鼓励校企协同攻关。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在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进程中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南京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谭铁牛表示,南大将有组织地引导各学院开展重大攻关任务,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面融入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建设,持续增强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供给,不断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我们必须深刻认识科技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把准把牢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科技自立自强中的职责定位。学校将以此次大会的召开和学校‘789科技攻关计划’的实施为契机,进一步增强使命感、紧迫感,不断加大推动科技创新的力度,支撑、服务国家抢占科技竞争与未来发展制高点。”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校对 陶善工
深耕出行 南京跑出了科技独角兽
六年的时间可以发生哪些变化?六年时间可以使作为古都的南京向“新”发展,锚定产业强市目标,统筹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和未来产业培育,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主承载区,以优质的营商环境培育行业标杆。

同样,六年时间可以使网约车行业从野蛮生长转向合规发展,从“一超多强”走向“格局重塑”,也可以让一家互联网平台从初创企业成长为独角兽企业。
2024年6月,长城战略咨询发布《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4》显示,南京领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T3出行”)估值已达到58亿美元,是南京估值最大的独角兽企业;同年9月,“2024年江苏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评估结果”发布,其中,南京拥有独角兽企业16家,T3出行在名单中,并且其估值在众多新技术领域前沿企业中位居前列。
公开资料显示,独角兽企业一般指成立时间不超过10年、估值超过10亿美元,且具备独有核心技术、独特竞争优势和市场潜力的未上市公司。
行至2025年,六年间,T3出行已经从行业新秀发展到注册用户超2.2亿的头部企业,并向自动驾驶、大模型等领域继续前进。“T3出行从入局时就明确,不只是网约车,我们要做智慧出行领域的领军企业。”T3出行CEO崔大勇表示。
这不禁让人追问:南京为何能跑出这样一家兼具规模与技术的科技独角兽企业?答案或许藏在其对技术创新的执着、对城市生态的深耕,以及与南京打造“智慧城市”的同频共振之中。

从“破局者”到“行业头部”
从网约车行业的发展历程来看,T3出行入局的时间算不上早。
2019年3月,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三大央企联合阿里巴巴、腾讯等知名互联网企业,在南京签订合资协议,总投资近100亿元成立T3出行。
彼时,滴滴出行早已与优步中国合并,并占据市场主导地位,高德、百度等聚合平台,以及美团、曹操出行等新旧势力已经强势入局,网约车市场进入“混战”。
即便如此,“后来者”依然得到了资本市场的青睐。2021年,T3出行获得由中信联合体领投的A轮77亿元融资,成为自2018年以来网约车企业获得的国内最大额度单笔融资。2023年,洪泰基金宣布,T3出行获得由洪泰基金等机构投资的数亿元A+轮融资。
连年上涨的市场份额是T3出行立足于资本市场的底气,也是独角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T3出行披露数据显示,2019年末,T3出行进驻6座城市,注册用户数突破320万,2022年末就已实现进驻城市突破100座,注册用户数破亿。2024年末,T3出行已经覆盖超过150座城市,拥有注册用户超过2.2亿,在全国独立出行平台中,公司订单规模位居第二。
值得一提的是,从用户端来看,T3出行正获得更多年轻用户的青睐。T3出行发布的2024年度数据报告显示,2024年用户异地出行订单中,00后群体占比高达41%。显然,这一群体正在成为T3出行用户增长的主力。随着00后群体在消费市场的话语权逐渐加大,T3出行市场份额的成长性也逐渐体现出来。
在崔大勇看来,基于庞大的用户规模,在未来智慧出行的场景下,出行生态圈衍生业务的赛道将成为T3出行第二增长曲线。
在他的视角中,作为一家平台型企业,T3出行对接司机和用户在充电、加油、维修维保、车生活等方面的需求,链接了数千家合作伙伴。这将是T3出行拓展出行生态圈的基础和底气。
如今,T3出行联手产业链合作伙伴,打造一站式充电服务、一站式维修维保、一站式车生活三大平台。“依托三大平台,我们逐渐搭建起一站式服务链,服务用户已突破百万。接下来,在未来智慧出行的场景下,围绕司机和用户服务需求,T3出行将不断构建创新服务场景。”崔大勇表示。
自动驾驶与大模型奠定竞争力
若说规模是T3出行的表象,技术则是其成为独角兽的内核。崔大勇曾表示:“网约车行业头部效应日益凸显,想要进入决赛的平台,必须满足坚持合规运营、占据足够的市场份额、建立生态圈、拥有智能化能力等四个条件。”
满足了前三个条件的T3出行同样将目光放在了智能化的探索上。其一就是大模型。与传统的算法技术相比,大模型具有更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更高的算法精度,可以更好地应对出行行业复杂多变的场景和需求。
自2023年起,T3出行联手中国电信打造了国内出行行业首个生态大模型,并先后通过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和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目前已应用于司乘服务、智能调度和安全保障这三大场景。
据测算,在大模型加持下,T3出行人工客服处理效率提升超过10%,日均节约500多小时工作时间,日均解放50名人力。
阡陌大模型也让T3出行拿到了通向自动驾驶的“快车道”。业内普遍认为,大模型在自动驾驶中的应用就像是给车辆装上了可以持续进化的“超级大脑”。大模型的深度学习和图像识别能力可以消化海量真实路况的数据,习得极端天气和极端路况的处理方式,一方面可以让系统突破“实验室场景”的限制,适应现实路况中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还可以基于过往的路测数据,生成虚拟的极端场景,训练自动驾驶系统,让车辆拥有持续进化的能力。
因此,在T3出行的视角里,T3出行在网约车阶段积累的产品技术和运营能力,能够快速地平移到自动驾驶中。
如今,作为首批布局自动驾驶的出行平台,T3出行不仅组建了国内首个自动驾驶生态运营联盟——鳌头联盟,在苏州进行了自动驾驶出租车公开运营,还获颁南京首批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牌照,打造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管理模式。
“T3出行在技术上的沉淀让市场和行业看到了出行平台从‘流量生意’蜕变为‘技术驱动生态’的长期价值,也让其拥有了独有的核心技术和独特的竞争优势。”业内人士认为。
“智慧土壤”与独角兽双向奔赴
作为生长于南京的独角兽,T3出行的发展轨迹与南京的城市战略深度耦合。T3出行走过的六年不只是科技企业的成长史,更是一座城市以创新生态激活产业变革的缩影。
崔大勇介绍,南京将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陆续入选了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等一批与智能网联汽车密切相关的试点,集聚了一批智能网联汽车全产业链优质企业,形成了全链条产业生态。与此同时,近年来,南京也一直是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的探索者和践行者。
这为T3出行提供了“智慧”的土壤——建设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为T3出行提供了技术试验场与数据资源池,并为双方提供了共振共赢的可能性。
在崔大勇看来,出行企业可充分发挥自身积累的大数据等优势,通过产品、技术、服务等领域的创新和突破,推动新技术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应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示范应用。
于是,2023年,T3出行与南京市城市数字治理中心签署协议,双方紧紧围绕智慧出行和城市治理开展全面战略合作,共同打造城市数字治理的南京范例。
以城市数字化治理为风向标,T3出行推出基于网约车场景的智慧出行平台,打通了“人—车—路—云—城”出行要素,在全域补盲、智慧巡游、数据赋能、守护出行安全等四个场景落地应用,助推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智能化、智慧化。
在业内看来,通过与行业头部企业的战略合作,建立安全完善的数据共享和管理体系,把双方数据更有效地利用起来,有助于促进南京市数字经济发展,打造多方共建共赢的生态圈,持续赋能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
而这种“企业技术赋能城市,城市生态反哺企业”的共生模式,既是南京数字化转型的生动实践,也是这座城市培育独角兽企业的独特密码。
今年以来,这座人文与科技交融的城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制定有“南京味”的营商政策、提供有“获得感”的营商服务、形成有“认可度”的营商体验。今年3月,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交通运输领域优化营商环境的惠企便民相关举措,包含六大方面30项举措的“服务包”,其中包括提请修改相关的管理办法,取消关于网约车驾驶员的户籍或居住证的规定,积极研究推进网约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省内互认。
“除此之外,在公司发展各个阶段,南京市、江宁区都给予了全方位支持。比如,T3出行总部所在地江宁区提供了人才、办公场地等方面支持;2024年9月,南京商务局组织香港企业家代表团,到T3出行考察,围绕科技创新、金融服务等合作方向开展洽谈对接。”崔大勇表示,“南京市、江宁区积极倾听企业心声,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T3出行对企业的未来发展信心十足,也让政企发展走向良性循环——南京以制度创新释放企业活力,T3出行通过技术反哺推动城市治理升级。在城市与企业之间相互成就中,独角兽企业的崛起不再是偶然,而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共同答案,也是可复制、可参考的宝贵经验。
校对 盛媛媛
相关问答
1966~1976年期间的主要成就有①南京长江大桥通车②我国第一...
[最佳回答]C导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在1964年,不在文革期间,故排除②项。
【南京市某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2012年我区将重点做好的...
[最佳回答]仔细阅读材料,抓住其实质,依据课本内容组织答案,从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
南京人口能达到1500万吗?-幸福里问答
南京一定会达到1500万,只是时间问题。未来人口流动趋势是从农村到小城市,小城市到大城市。最终,大部分人口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其他城市人口越来越少...
南京人口能达到1500万吗?-幸福里问答
南京一定会达到1500万,只是时间问题。未来人口流动趋势是从农村到小城市,小城市到大城市。最终,大部分人口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其他城市人口越来越少...
南京维越仪器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最佳回答]简介:南京维越仪器科技有限公司是位于南京的一家高科技公司。公司致力于引进国际先进仪器设备,助力国家高新技术发展。公司愿景是创建国内领先的进...
北理工方岱宁学术成就?
方岱宁是北京理工大学的一位杰出学者,他在多个学术领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以下是他的一些学术成就: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方岱宁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
南京大学最出名的专业?
有天文学、地质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中国语言文学。这些专业在南京大学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声誉,并分别在相应的领域取得了卓越的学术成就和贡献。天文学...
南京有哪些儿童游乐场独具特色?
南京室内游乐园-柠卡王国柠卡王国简介:柠卡王国是南京唯一一家拥有真实的歼六战斗机、F1赛车的儿童体验城,场馆总建筑面积约7600㎡,拥有40个场...南京室内...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主修什么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有这些专业:1、建筑与土木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是基本建设的重要工程领域,是研究和创造人类生活需求的形态环境和各类工程设施的建造与完善。...
南京云锦有什么特点?想了解南京云锦可以去哪里?-红网问答
南京云锦作为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色泽光丽灿烂,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有“寸锦寸金”之称,至今已有近1600年历史。南京云锦用料考究,织造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