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深圳看展中山看厂,新式“会展圈”来了
第137届广交会本周在广州开幕。大型展会作为制造业城市链接世界的方式,其影响力贯穿中山产业经济崛起之路。多年以来,以广交会为核心展会平台形成的“上午逛展,下午看厂”获客模式,成为中山不少企业一路成长的“金饭碗”。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会展业协同发展在中山形成了新趋势。深圳打造“会展之都”的雄心日益强烈,紧随广州在会展业竞争力和展览面积上都稳居全国前四。深中通道的通车,使中山同时进入广深两座重点会展城市核心辐射圈,走向世界的“产业窗口”越开越大。
2024年,中山市商务局主动对接深圳市会展业管理部门及10余家展会主办方,推动160家次企业参加光电博览会、礼品展等4场专业展览会。从长远来看,位于会展经济带核心区域的城市增速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展会经济对城市产业发展的影响,远不止于“参展”和“看厂”的一小时经济流动。未来,跨越珠江口的会展业协同发展,将为大湾区现代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现象:
中山企业赴深参展成潮流
“去年参展后海外订单翻倍,今年肯定要来!”
3月20日,深圳福田会展中心1号馆内,中山市影邦摄影器材有限公司业务经理卢接智调试着公司新推出的便携式补光灯。他身后陈列的摄影直播灯具泛着冷白、暖黄光,吸引了几名中东采购商驻足询问。这一天,第四届CHWE全球跨境电商展拉开帷幕,中山83家企业拿下188个展位,参展规模创下历年新高。

第四届CHWE全球跨境电商展上的中山元素。 南方拍客 叶紫潇 供图
在全球经贸格局重构的挑战下,大型国际性展会成为产品出海“流量先行”的重要窗口。卢接智的展位上,一款巴掌大小的便携补光灯成为焦点。“去年来深圳参展后,印度客商通过展会找到我们,订单额从300万元飙至1000万元。”他透露,今年公司推出多款针对海外短视频拍摄的新品,预计出海业务营收占比将从25%提升至40%。
不远处,途经深中通道的车流在展馆外穿梭,如同无形的纽带,将中山的制造工厂与深圳的会展高地紧密相连。
在会展的碰撞中产生的,不只是订单,更有对新兴市场热度的感知。“东南亚市场对性价比高的灯饰配件需求旺盛,今年我们打算迈出出海第一步。”中山市蓝羽滴有限公司负责人鲍柳清提着一袋产品册,在展会上考察完四个展馆后,语气中透着兴奋。他的公司主营风扇灯,此前深耕国内市场,深中通道开通以来,他经常来深圳参展,同行在展会上的讨论让他嗅到了新机遇。
在粤港澳大湾区会展业发展格局中,中山同时位于广州、深圳乃至香港、澳门的一小时辐射圈内,家门口的国际展会成为中山链接世界最便捷、最高效的方式。从区域发展来看,以重要会展城市周边50公里为辐射范围,范围内的城市GDP增速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中山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以来,中山市政企协同组织240余人次赴深圳西雅食品展、秋季糖酒会考察,沉浸式学习展陈设计及行业趋势,蓄力企业市场拓展。
走进第四届CHWE全球跨境电商展,中山展团的金色标识“品质国货中山造”尤为醒目。背景层叠的像素化城市剪影中,深中通道与海面虚实相映,隐喻着两地资源的无缝对接。深圳观展代表Thomas对中山展区印象深刻:“灯饰、小家电等优势品类集中,采购商能快速匹配供应商。”“中山企业组团来深圳参展,既能放大区域品牌声量,又能共享资源降本增效。”卢接智等中山参展商表示,组团参展让自己的品牌获得了更多的关注,也节省了参展成本。
数据显示,2025年1-2月,中山进出口总量达449.5亿元,同比增长7.9%,其中出口额397.5亿元,增幅8.5%。亮眼数据的背后,是政府“百展千企”计划的强力支撑——2023年以来,中山推动超5000家(次)企业境外参展,意向订单超150亿元,并对企业组展、参展和往返机票提供专项扶持。
展会首日,卢接智的展位不时有客商来询价。他笃定地说:“去年我们在深圳靠展会打开印度等东南亚市场,尽管如今外贸形势复杂,但是我们相信市场趋势,今年目标是更多的海外国家。”
趋势:
展会协同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在深中两地的会展协同中,中山也有独特的“源产地”优势。
2024年10月,第31届古镇灯博会实现了展览面积、参展企业、展品数量、境外观展人次及国家与地区数量均创新高的成绩。其中,主会场参展企业首次超千家,来自古镇之外的参展商占比超过六成,以中山、江门、深圳、佛山和东莞为主。
作为深中通道通车后的首届灯博会,主会场吸引了超50家深圳企业参展,进一步强化古镇照明灯饰产业的“江湖地位”。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照明电器协会理事长何烨表示,广东灯具及照明装置产量占全国超三分之二,其中古镇镇地位重要。
在新发展格局下,新型工业化是高水平开放的工业化,“中山灯饰”需要立足本土优势与区位优势再一次走向世界。
两个月后的12月12日,2024中国·古镇国际灯饰博览会(深圳特展)(下称“深圳特展”)首次亮相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共设有1个古镇灯博会特装展位和31个参展企业展位,展出面积超过700平方米。

2024中国·古镇国际灯饰博览会(深圳特展)亮相深圳国际会展中心。 南方拍客 叶紫潇 供图
这种跨区域联动办展的模式,成为深中合作的新趋势。作为古镇灯博会的延伸与创新,深圳特展的特点在于“跨”。首先,这是古镇灯博会首次跨区域到深圳升级办展。
中山古镇灯都博览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华标介绍,深中通道通车之后,两地之间产业交流日趋紧密,“深圳链主+中山配套”“深圳研发+中山转化”的协同发展新模式越来越成熟。2023年,中山古镇灯都博览有限公司首次参与博华深圳联展;2024年,古镇灯博会以到深圳举办特展的形式,加强展会资源共享,为产销链搭建精准快捷的互动平台。2025年,古镇灯博会深圳特展还将持续举办。
在此基础上,古镇灯博会希望在“会展之都”深圳实现“跨界”创新。林华标介绍,古镇灯博会组织照明灯饰企业在博华深圳联展上举办古镇灯博会(深圳特展),深度链接餐饮、酒店、家具、健康等跨界资源。深圳特展的举办全方位展示了深中两地“产品智能化”“产业数字化”“贸易创新化”的前沿成果。珠江口会展经济带的联动随着交通距离的拉近而日渐频繁,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发展态势。

古镇灯博会已连续多届设立深中品牌展区。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从深圳灯企赴中山参展,到“中山灯饰”在深圳的全新亮相,深中产业融合的大势不可阻挡。从中山任意一个产业重镇驱车一个小时抵达位于深圳宝安的国际会展中心,产业“源产地”与世界性舞台距离无限拉近。
创新:
“深圳展会+中山招商”助力产业升级
“昨天还在深圳参加展会,今天就到中山对接资源。”3月27日上午,位于深中通道马鞍岛登陆点旁的湾区未来科技城迎来一批特别的客人——刚刚参加完深圳展会的全国各地商业航天企业代表、行业专家学者。
此前一天,广东省航空航天学会秘书长江万茂从深圳赶到中山。刚刚在深圳参加完2025商业航天大会暨展览会的他,受到中山市投资促进局的定向邀约,与30多家国内外商业航天领军企业、科研院所一同来到中山深度考察。
“非常方便!”江万茂对于从深圳到中山马鞍岛的便捷感到惊讶,“在深圳,从南山去龙岗要一个多小时,去龙华也要一个多小时。但从深圳南山到中山翠亨新区,只需要50分钟。”

3月27日上午,中山举办中山市商业航天产业对接交流会。 南方拍客 张燕冰 供图
这是深中通道通车以来,跨越深中产业交流合作日渐频繁的一个缩影。但对于江万茂及来到中山的商业航天企业代表、行业专家学者来说,这并非一次普通的访问交流。去年11月,广东省出台《广东省推动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8年)》,明确提出到2026年全省商业航天及关联产业规模力争达到3000亿元,深圳是产业布局核心之一。
“中山地处商业航天重点布局的深圳、广州和未来可能的商业航天发射基地阳江三市的中心位置,是承接商业航天制造产业链的‘天选之所’。”
江万茂表示,中山拥有发展商业航天的独特发展机遇。一方面,中山本土已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一批企业分别在卫星载荷、电力终端、航天存储、航天电源、航天照明等产业有所布局,为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另一方面,中山市拥有完善的产业制造集群,具备技术人才优势、制造成本优势和区位优势。
江万茂认为,通过精准招商,中山有望打造商业航天产业集群,形成完整的商业航天供应链和产业生态。在此背景下,企业对中山的考察,既是一次具有产业链精准对接效应的招商交流,也是一次行业前沿的信息交流。
“中山对于产业链招引的重视让我们信心倍增。”中雷(中山)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中雷科技”)董事长甘星洋说。作为新近落户中山的企业,中雷科技在商业航天产业对接交流会上与其供应链企业签署商业航天战略合作协议,体现了中山通过落户企业“以商引商”的成效。
这并不是中山首次尝试推动“展会招商”。去年以来,依托广交会、进博会、投洽会等投资功能突出展会平台,中山积极开展投资促进活动。在第136届广交会上,中山举办场内招商活动9场,对接考察活动5场,积极探索“变参展商为投资商”新机遇。
深中通道通车以来,与深圳的咫尺距离,为中山开展“深圳展会+中山招商”联动的创新探索提供了条件。在“深中同城”带来的面向全球优势资源中,中山将持续通过“每月一链”的产业链精准招商活动,加速推动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落户中山,为中山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增添新筹码。
“变参展商为投资商”,体现了展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及周边区域发展的多维度推动作用。6月底,在深中通道通车一周年之际,中山还将举办大型招商推介活动,全面展现中山“湾区枢纽、产业高地、人才港湾”新形象。
【记者手记】
互为“流量入口”,打造深中展会品牌
从中山翠亨新区湾区未来科技城到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开车仅需约30分钟。深中通道的通车,使中山东部成为距离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交通距离最近的产业聚集区之一。
这是中山制造业梦寐以求的“流量入口”。在中山镇域发展格局中,西北部镇街长期在产业发展上领先中心城区、南部镇街,一个重要原因是广州、佛山的现代服务业带来了导入效应。尤其是持续举办多年的广交会与周边城市协同形成的“上午逛展,下午看厂”模式,成为不少中山外贸企业的生命线。
如今,中山企业生命线再添一条。包括位于前海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在内,深圳会展基础设施以超大体量、完备功能形成了不逊色于广州的竞争力,排名全国前列。其中,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室内展览面积约40万平方米,全部建成后室内展览面积将达到50万平方米。近年来,深圳会展业迎来了高速发展期,知名会展公司在深圳扎堆,全球营收规模排名前十的展会企业有80%在深圳落地独资子机构或合资公司。
在产业发展上,中山需要深圳。
基于产业禀赋与客商特点,深圳形成了大量具有新消费、新外贸、新业态特点的国际性展会,如中国(深圳)国际礼品及家居用品展览会、深圳跨境电商展览会、全国糖酒会等。这对于以轻工产业为优势产业的中山来说,能够带来更多走向世界的新机遇。“上午逛展,下午看厂”的协同模式,能够无缝衔接到深中会展合作中。
在会展业发展上,深圳同样需要中山。
2024年,深圳全年举办展会超400场,展览总面积约1200万平方米,吸引参展企业近7万家,参展观众超1000万人次。深圳持续扩大招展、引展、排展、办展力度,但仍然缺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展会大“IP”,如上海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广州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等。中山拥有8万多家工业企业,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居全省第五,能够为深圳打造具备城市效应的展会名片提供丰富产业资源和供需交流平台。

深圳展会上的中山元素。 南方拍客 叶紫潇 供图
深中两地,不仅不存在会展资源重叠问题,反而具备大量互补优势。深中在会展业上的协同发展,能够带来更具国际视野及适应本土化发展的新思路,构建具有带动效应和引领功能的会展产业链生态,提升以展会配置全球资源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会展业的协同发展带来了现代服务业成长的广阔空间。2025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年会提出将2025年作为“会展业融合发展年”倡议,推动会展业与文化、旅游、演艺、赛事、节庆等融合。深中通道通车以来,中山翠亨新区现代服务业加速聚集成型,既成为会展产业链生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形成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互相需要,互相导入”的融合态势下,深中会展业协同发展正在步入高速成长期。
【数读】
深中两地会展协同发展情况
2024年,中山市商务局推动约160家企业参加光电博览会、礼品展等4场专业展览会。
2024年,中山市政企协同组织超240人次赴深圳学习展陈设计及行业趋势。
2024年12月,古镇灯博会-深圳特展设有1个古镇灯博会特装展位和31个参展企业展位,展出面积超过700平方米。
2024年,深圳全年举办展会超400场,展览总面积约1200万平方米,参展观众超1000万人次;中山拥有较好的会展业发展基础,会展业发展水平位居全省、全国同等级城市前列,拥有五个专业的会展场馆。
【编者按】
最近,深中通道车流量再创新高,4月4日单日车流量达到17.84万辆次。流量背后,是“深中一体化”加快驶入快车道。
深中通道通车以来,中山全面牵手深圳,深入推动深中“六个一体化”,谱写深中同城、湾区融合新篇章。即日起,《南方日报•中山观察》、南方+中山频道推出“东西融合 深中一体——湾区新局一线观察”系列策划,敬请垂注!
策划:张培发
统筹:罗丽娟 雷海泉
采写:南方+记者 廖瀚 林雨萱
摄影:叶紫潇
【作者】 廖瀚;叶紫潇;林雨萱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搜索引擎颤抖?大模型秒变带货王,AI正在蚕食搜索蛋糕
最终,AI大模型没能逃脱植入广告的命运。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多家广告集团和技术初创公司正在开发新工具,帮助品牌在AI大模型的回复中植入广告,并透露Profound和Brandtech的工具可以监控品牌被AI提及的频率,通过向聊天机器人提供文本提示内容的方法,分析AI生成内容的情感导向。
广告一直是搜索引擎公司营收的主要来源,以行业巨头谷歌为例,刚披露的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为902.3亿美元,其中搜索业务营收为507.02亿美元,占比超过一半,广告业务总营收则达到了惊人的668.85亿美元。
一个规模庞大市场摆在面前,相关企业考虑在AI大模型的回复中加入广告也是顺水推舟。继SEO/SEM(搜索引擎优化/营销)、ASO(应用市场优化)后,市面上也将兴起类似AIO(AI优化)等营销产业。
广告投放,从搜索引擎扩散到AI大模型
搜索引擎竞价排名众所周知,无论是国内头部厂商,还是谷歌这种海外巨头,都无法免俗。对于搜索引擎公司而言,竞价排名是最简单有效的赚钱方案,而对于投放广告的企业而言,则可以提高曝光率和产品销量。
最关键的是,与开屏广告、App植入广告不同,搜索引擎竞价排名只有在检测到关键字时才会推送,针对有需求的用户,而且无需下载特定App,具有成本低、易传播、易维护的优势,得到了企业的高度重视。
然而AI大模型的广泛应用,已经对传统搜索模式造成了冲击。企业需要增加新的广告投放渠道,以便于提高品牌和旗下产品的曝光度,逐渐崛起的AI领域无疑是这些企业最好的方向。

(图源:豆包截图)
Profound联合创始人James Cadwallader表示,AI广告植入的到来,就像CD到流媒体的转变。的确,搜索引擎广告植入主要是在用户搜索某些物品时,将产品链接或网站网址摆在前列,能够提高点击率,却无法让用户直观了解到他们的优势和特点。
AI大模型则不同,不但会推荐具体的产品和网址,还会对其进行总结,方便用户快速、直观地查看该产品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和预期。在小雷的实际体验中,如果问两款产品哪个更好,AI大模型有时还会列出表格,以便于用户进行对比,体验比搜索引擎更胜一筹,只是硬件配置常有错漏。一些多模态大模型,除了文字总结外,也会给出产品图片,贴心程度远高于搜索引擎。

(图源:豆包截图)
在AI大模型的回复中植入广告,或将对企业提高曝光度、增加产品销量起到重要效果。尤其是在AI冲击到搜索引擎的情况下,企业更需要AI作为新的广告投放窗口。对于AI企业而言,也应当考虑在AI大模型中植入广告,包括但不限于AI应用生成的内容。
国内AI大模型众多,文心一言、豆包、通义千问、混元、Kimi、DeepSeek等均有大量用户群体,在文心一言免费向用户提供服务后,这几款大模型已经没有一家收费了。
营收模式方面,国内AI大模型普遍面向B端,比如与软硬件厂商合作,定制相应的大模型,并发力垂直领域,寻求在金融、医疗等方面取得突破。其次则是利用AIGC帮助企业提高工作效率,以百度为例,基于文心一言大模型,百度通过AIGC实现了从营销方案、图片、文字生成,到智能体、直播、转化增强等经营方式,再到精准投放一条龙服务。

(图源:百度截图)
AI大模型行业仍在发展期,企业正在全力建设数据中心,提高算力规模,用于大模型的训练和推理任务,这些布局投入甚巨,现有的营收模式不足以抹平亏损。 尽管互联网巨头们财力雄厚,也需要尽快提升AI业务的盈利能力,而广告植入,或许是他们扭亏为盈的最好方案。
互联网的尽头是广告,AI呢?
「互联网的尽头是广告和放贷」这句话一度在网上十分流行,的确,搜索引擎、App、网站的广告植入无孔不入,各类贷款App的广告更是不断骚扰着我们。小雷并非要为互联网企业开脱,只是任何企业都不可能「用爱发电」,哪怕现阶段国内AI企业还不敢在AI大模型的回复中植入广告,但在小雷看来广告的加入几乎已成必然。
至于AI企业会以何种形式在AI回复中加入广告,则值得我们深度探究。从Profound和Brandtech开发的工具中可以看出,他们正在通过定向提示词,检索AI大模型生成内容的偏好。
当我们向AI大模型提问即时性问题,AI大模型会通过在线搜索功能查询大量互联网内容,并抓取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进而生成回复,以提高准确性。Profound和Brandtech针对AI大模型抓取内容的偏好,在网上发布大量图文内容,提高自家产品被抓取的可能性,从而对AI大模型生成的内容造成影响。
这点其实不难做到,例如此前AWE 2025大会召开时,雷科技报道团产出了大量报道,因而向DeepSeek提问AWE报道最强的媒体,DeepSeek给出的回答中雷科技位列第一。只要文章数量足够多,自然会被AI注意到。

(图源:DeepSeek截图)
不过对于AI企业而言,这种行为却似乎有点不够意思,AI大模型企业拿不到利益。察觉到利益受损的AI企业,可能会限制AI大模型输出某些品牌的内容。投放广告的企业与AI企业合作,联合为AI大模型植入广告,类似当前搜索引擎竞价排名的形式,可能会是双方最终的合作模式。
该模式下,AI企业可以提高广告投放企业相关内容在AI大模型回复中的优先级,并依靠大语言模型的总结能力和投放企业的准确数据,对产品优势和特点进行归纳整理,帮助其提高获客效率。AI企业则有望通过广告业务快速增加营收,让AI业务不再是赔本的生意。
行业的起落兴衰,总是伴随着企业的崛起与衰败,仅在互联网行业,曾经盛极一时的天涯社区、聚美优品、人人网等,如今都已少被提及。在AI大模型的回复中加入广告,或许会导致AI大模型被用户唾骂,但生存才是这些AI企业的第一要务。
今天AI企业未必没有在AI大模型的回复中加入广告,只是行业竞争激烈,文心一言都选择了以免费吸引用户的方案,这种大环境下没有企业敢于顶着网友们的骂声为产品加入广告。或许在行业更加成熟,且有一家企业起到带头作用,率先加入广告后,其他企业才会跟进。
AI大模型会被广告塞满吗?
为了生存在AI回复中植入广告无可厚非,甚至已经习惯了广告的小雷,也不是不能接受。但与许多反对的网友相同,小雷担心的是植入广告后的AI,生成的内容还值得信任吗?
若是广告在AI回复中渗透率太高,用户可能会无法得知产品的真实情况,以至于AI大模型在日常使用中的可信度大打折扣,沦为纯粹的AIGC工具。 相较于这种情况,小雷更愿意接受类似App的广告植入模式,在各类信息中插入广告的链接,哪怕误触后会跳转到广告网页,也比AIGC生成的内容不可信要强。

(图源:豆包生成)
在小雷看来,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较低,准确性是AI大模型的立身之本,减少AI幻觉是所有AI大模型开发机构都在做的事。况且如果AI大模型的问题回答准确性不高,用户还不如用搜索引擎查询答案,大不了多花点时间在茫茫多的网址中寻找有用信息。
除了内容准确性问题,网友担心的另一件事则是破窗效应。一旦开始有企业在AI回复中加入广告后,其他企业可能会更加肆无忌惮地在各个地方加入广告,例如弹窗广告、横幅广告等,大幅降低用户的体验。
AI企业在AI大模型的回复中植入广告,小雷可以理解,但小雷不希望看到AI大模型未来充满广告,影响到用户的正常使用。互联网的尽头可以有广告,但绝不能只有广告。
AI大模型把握好广告与容质量之间的平衡性,要比搜索引擎竞价排名困难许多,对于任何AI企业都不容易,但在众多企业的竞争下,小雷相信最终会有AI企业能够完美平衡体验、内容质量、广告收入,并取得用户的认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雷科技”,作者:雷科技,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问答
家一下上海世纪大道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高达本考试培训,...
[回答]有的强调人物的外貌,有的强调高达的性能。(5)应该是翻译问题(6)好\(^o^)/~我最爱高达了。友情:例如:高达seed和高达seeddestiny中雷、阿斯兰、基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