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到底怎么样?
导读
把中国吹上天的震惊体和把中国贬入地的神话体,看似针锋相对,其实在本质上是相通的,都是由于无知和懒惰,对世界做出一种最省力、最简单的解释,省力的结果就是像哈哈镜一样,把现实变得面目全非。这些人的目的不是对世界获得深入的理解,而只是情绪的发泄。
对中国科技实力的评价,一向是个热门的话题。在美国对中兴禁运芯片之后,这个话题的热度更是达到了一个历史高峰。许多人从中认识到了核心技术的重要性,认识到了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买到,认识到了自主创新是国家的根本。这些是正面的效应。不过,也有不少错误的想法和做法还很流行,我们正好以此为时机澄清一下。
一种常见的错误,是胡乱吹捧中国的实力,动不动就谁谁震惊,谁谁慌了。经常有人给我转来各种“震惊体”的文章,问我怎么看,我都快不堪其扰了。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我在科大化学物理系的前辈师兄尹志尧,中微半导体设备公司的创始人。

尹志尧
隔三差五地,就有文章像这样报道他:“刚刚,这位中国老人,突然回国,美国人彻底慌了!”“是他,让中国半导体技术弯道超车,赶超美日!是他,让‘中国芯’实现中国制造,突破外企独霸!”“中国再一次在核心领域突破技术‘无人区’,弯道超车,率先掌握5 nm半导体技术!”
我都快不堪其扰了,尹志尧师兄本人肯定更加不堪其扰。最近,科大微电子学院的院长刘明院士公布了尹志尧的短信,内容如下:
“希望有个有效的渠道管理和控制媒体的宣传。不要老把产业的发展提高到政治高度,更不要让一些新闻人和媒体搞吸引眼球的不实报道。最近从某军工网开始的对我和中微的夸大宣传搞得我们很被动,撰稿人没有采访过我们,也不了解芯片器件和芯片设备的关系,耸人听闻的讲此人回国,美国人慌了。又讲当国外还在10纳米7纳米技术挣扎时,中微已开发出5纳米技术。我们发表声明澄清事实、中微不是制造芯片的,是为芯片厂提供设备的。并两次要求把文章从网站撤下,但过一些时候,又改头换面登出来,实在让我们头痛。……”
如果你看不明白其中的技术细节,没关系,只要理解到这种程度就够了:芯片制造有很多道工序,中微做的是其中的一环,叫做蚀刻机。在蚀刻机这一环做到世界领先,当然很好,但还有许多其他的环节,例如光刻机,在这些方面中国是落后的,甚至在有些领域是一片空白。因此,中国在芯片行业整体上是落后的,只是在局部有亮点。

媒体的炒作,对尹志尧这样做实事的人来说,不但是浪费时间,牵扯精力,而且会影响商业利益,扰乱企业经营。这样的狗血宣传,实际上是某些媒体一种损人利己的行为,给真正的国之栋梁添乱,只为给自己带来流量。而什么样的读者会给这样的媒体贡献流量呢?那自然就是头脑简单、有时天真的人们了,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啊!
因此,我建议大家从自己做起,抵制这种炒作的风气。看到这种收智商税的文章标题,就不看,不转,不评。如果有人给你转,你就向他指出这文章的错误。如果你解释不清技术性错误,就只说“标题太low,一看就是炒作的”,也就可以了。如果大家都有这样的觉悟,我们国家的科学素质立刻就可以上一个层次。
另一种常见的错误,是反过来,把中国说得巨弱无比,认为所有讲中国的成就的宣传都是假的。大家知道,我就写过不少介绍中国科技成果的文章,于是乎,我也成了很多这样的攻击的靶子,说我的文章是“吹捧材料”。
在这些人看来,中国前几年“吹牛吹大了,自己也信了”。“关于中国的技术神话、军事神话、互联网神话,以不同于以往的方式在出现。这与60年前的‘亩产上万斤’并没有本质不同。”“到了中美贸易战的这一天,我们才发现,一些吹得神乎其神的科技神话、工业神话,真的是神话。”“中国以为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美国,那是假象。”
我们不妨把这种文章称为“神话体”。我必须指出,这种逻辑槽点百出。限于篇幅,我们这次只说那个最核心的槽点,就是:中国的科技进步是神话吗?
如果你对科技稍有了解,你当然就知道,答案是:否!
我在许多地方介绍过中国在世界上领先的科技领域,这里说的不是排在前几位,而是明确地排第一的。例如抗疟疾的特效药青蒿素,屠呦呦为此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又如杂交水稻,为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袁隆平为此获得了2004年的沃尔夫奖。又如超级计算机,现在在TOP 500榜单上排名第一的是中国的神威太湖之光,第二是中国的天河二号,第三是美国的泰坦。又如量子保密通信,中国2016年发射了世界第一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2017年开通了世界第一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又如可燃冰,也就是天然气水合物,2017年中国首次实现了资源量占全球90%以上、开发难度最大的泥质粉砂型天然气水合物的安全可控开采。

2015年12月7日,屠呦呦做诺贝尔奖演讲
总体上,中国排第一的科技领域虽然不是很多,但总是有一些,而大多数国家是一项都拿不出来。如果问中国排在世界前几位的领域有哪些,那这个名单就相当长了,实际上包括大多数的领域。例如卫星导航系统,中国的北斗对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欧洲的伽利略。又如航天,中国的航天能力明显不如美国,不如俄罗斯,但好歹是国际主要玩家之一。到2024年左右,国际空间站退役之后,全世界的航天员都等着上中国的空间站呢。又如手机,中国品牌的手机在全世界上升势头迅猛,挑战苹果、三星已经是一个触手可及的目标了。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许多人有一个误区,就是看到中国强的地方,就极度的兴奋,而看到别的国家比中国强的地方,例如美国的芯片,就极度的沮丧。这些人是知识水平比较低,立场还是希望国家好的。更奇葩的是另外一些人,看到外国比中国强的地方,就产生另外一种兴奋,认为这说明讲中国成就的那些宣传全是假的。
我必须强调一下,这些反应都是错误的,属于不动大脑、只用到低级神经系统的典型,几乎是把自己降低到了巴甫洛夫的狗那种条件反射的水平。如果稍微动动脑筋,就能够明白,世界是非常复杂的,科技是非常广阔的,中国在很多领域做得不错,同时美国或其他国家也在很多领域高于中国,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

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
我感到很奇妙的一个问题是:美国的芯片比中国强,就证明中国的科技进步是假的吗?难道你只有两个选项,不是无比先进,就是无比落后?为什么不能是介于两者之间,有些领域先进,有些领域落后?这个道理看起来非常简单,小学生都能明白,但许多成年人似乎就不懂。
如果你看过我的文章,就会知道,我一直都认为美国的科技实力显著高于中国,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同时我也认为中国取得了很大进步。我提出的定位是,中国的科技实力跟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处于同一级别,只跟美国有显著差距。这些话的意思不清楚吗?很难以理解吗?
经常有人拿着美国或日本或某个国家在某些领域高于中国的例子来找我,好像这就构成了对我文章的反驳,我很想问,这些人的思维是怎么回事?你们为什么要脑补我的文章,把我明明白白说的中间定位歪曲成只许说好话不许说坏话,立个虚假的靶子打一通?你们看不懂中国字吗?
我必须强调一下,我从来没有否认中国在许多领域是落后的。如果你看过我的文章,就会知道,我经常批评中国的种种弊端,介绍其他国家的科技成果。但是一码归一码,在批评中国的弊端和介绍外国的成果的同时,中国实际取得的成果还是应该承认。如果你一定要到数不出一个外国比中国强的地方,才能承认中国有成果,那你等于是把标准抬高到了一种荒诞的程度,好比在奥运会上,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包揽全部金牌就一无是处似的。没有任何国家可能达到这样的标准,也没有任何理性的决策是基于这样的标准做出的。
说得再大白话一点,好比现在有1000个科技领域,中国在100个领域领先,美国在800个领域领先,那么正常的反应是承认差距,继续努力。而许多人的反应,却或者是把中国领先的全部抹杀,或者是把美国领先的全部抹杀,这些都是荒谬的做法。你不应该因为中国有100个领先的就认为美国那800个领先的一钱不值,也不应该因为美国有800个领先的就认为中国那100个领先的一钱不值。
为什么不能两方面都看清呢?为什么不能不卑不亢呢?为什么不能既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呢?为什么不能既指出优点,也指出缺点呢?既不要妄自尊大,也不要妄自菲薄,这个道理很难理解吗?

成都武侯祠有一幅著名的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如果你问,对于中国的科技宣传,对于中兴事件的反应,应该是硬的好还是软的好,积极的好还是消极的好?那么回答是,这些都不是关键,关键是,不审势即宽严皆误,不实事求是就怎么都不好,实事求是才是好。

武侯祠
把中国吹上天的震惊体和把中国贬入地的神话体,看似针锋相对,其实在本质上是相通的,都是由于无知和懒惰,对世界做出一种最省力、最简单的解释,省力的结果就是像哈哈镜一样,把现实变得面目全非。实际上,这些人的目的不是对世界获得深入的理解,而只是情绪的发泄。有一个笑话形象地说明了这种感情需求,这个笑话有很多版本,我熟悉的版本是在著名的游戏《英雄无敌3》中的版本,如下:
一个农民走到“城堡有限公司”的总裁办公室门口,问守卫的枪兵:“请问,十字军总裁在吗?”枪兵告诉他:“十字军是二代的总裁,现在已经下台了。”

十字军是《英雄无敌2》中人类种族的顶级兵种
“知道了,谢谢。”农民微笑着走了。
第二天,这个农民又走到“城堡有限公司”的总裁办公室门口,问枪兵:“请问,十字军总裁在吗?”枪兵说:“我已经告诉过你了,十字军是二代的总裁,现在已经下台了。”

《英雄无敌3》中人类种族的顶级兵种变成了大天使

三代中的十字军只是四级兵了,而且从威风凛凛的金甲变成了路人甲
“知道了,谢谢。”农民微笑着走了。
第三天,这个农民又走到“城堡有限公司”的总裁办公室门口,问枪兵:“请问,十字军总裁在吗?”枪兵暴跳如雷:“我最后告诉你一遍,十字军是二代的总裁,现在已经下台了。你到底想要干什么?”

从二代的三级兵变成三代的初级兵,枪兵表示情绪稳定……
“没什么,我只不过想再多听几遍这个好消息。”农民微笑着走了。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农民从二代的人类初级兵变成了三代的中立兵种
你看,震惊体和神话体的读者都是这样,并不关心真实的世界,只是想多听几遍自己想听的消息。最滑稽的是,这两种文章还互相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理由,好像众人皆醉我独醒似的,实际上在有智慧的人看来,这两方都是醉,而且是烂醉如泥了!
难道因为有人在胡吹,你就一定要乱踩吗?又难道因为有人在乱踩,你就一定要胡吹吗?难道因为有人在一个方向胡搅蛮缠,你就一定要在相反的方向胡搅蛮缠吗?为什么不能好好讲道理?难道世界上没有真正客观、理性、有干货的文章吗?我虽然能力有限,但我知道有这样的境界存在,一直在向这样的方向努力。我的许多朋友们,也在向这样的方向努力。
因此,今天我们要讲的最重要的基本点就是:在不同的观点之间,真正的区别不在于是捧还是踩,而在于是否实事求是。不要因为我写过很多中国的优点就以为我和那些胡吹的站在一起,也不要因为我写过很多中国的缺点就以为我和那些乱踩的站在一起,那两种都是非此即彼的极化思维,是头脑简单的表现。
一个观点不会因为它是褒就自动正确,也不会因为它是贬就自动正确,只会因为实事求是而正确。如果不实事求是,那么无论是褒是贬,都是错误的。如果你能认识到这一点,那么祝贺你,你的思维层次已经超越了大多数人。
只有在客观认识现实的基础上,才能根据现实而不是想象来决策。而为了客观认识现实,关键就是要提高科学素养,既要了解具体的科学知识,也要了解科学的思维方式。
背景简介: 本文作者为袁岚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副研究员,科技与战略风云学会会长,青年科学家社会责任联盟理事,微博@中科大胡不归,知乎@袁岚峰(https://www.zhihu.com/people/yuan-lan-feng-8)。2018年5月14日,本文发表于《环球时报》第15版国际评论版(https://m.huanqiu.com/r/MV8wXzEyMDIzNjU5XzM3MV8xNTI2MjI4NTIw),由于篇幅限制有删减,此为全文。
责任编辑: 孙远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风云之声
●免责声明●
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但因转载众多,或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全新上市《航空知识》第五期
初教6,快快飞

听
初教6适航取证背后的故事;
初教6设计师回忆往事;
中美那些飞过初教6的人说
……
更多精彩,尽在航知!
扫面下方二维码即可购买

风上风云|云端故事
航空知识
长按二维码关注
微信ID:hkzs1958

航知就知道你在看!❤
中国科技的真实实力怎么样?这篇文章讲透了
对中国科技实力的评价,一向是个热门话题。最近,这个话题的热度更是达到了一个历史高峰。
许多人认识到了核心技术的重要性,认识到了不是所有东西都可以买到,认识到了自主创新是国家的根本。这些是正面的效应。
不过,也有不少错误的想法和做法还很流行,我们正好以此为契机澄清一下。
一种常见的错误是胡乱吹捧中国的实力,动不动就谁谁震惊,谁谁慌了。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中微半导体设备公司创始人尹志尧的遭遇。
隔三岔五就有文章这样报道他:“刚刚,这位中国老人,突然回国,美国人彻底慌了!”“中国再一次在核心领域突破技术‘无人区’,弯道超车,率先掌握5纳米半导体技术!”尹志尧称,这些夸大报道搞得他们很被动。中微不是制造芯片的,是为芯片厂提供设备的。他们多次要求把文章从网站撤下,但过一些时候,又改头换面登出来,实在令人头痛。
另一种常见的错误是反过来,把中国说得巨弱无比,认为所有讲中国成就的都是假的。在这些人看来,“中国以为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美国,那是假象”。我们不妨把这类文章称为“神话体”。
那么,中国的科技进步是神话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总体上,中国排第一的科技领域虽然不是很多,但总是有一些,而大多数国家是一项都拿不出来。如果问中国排在世界前列的领域有哪些,那这个名单就相当长了,实际上包括大多数领域,例如卫星导航系统、航天、手机等。
许多人有一个误区,就是看到中国强的地方,就极度兴奋,而看到别的国家比中国强的地方,例如芯片,就极度沮丧。
必须强调一下,这些反应都是错误的。世界是非常复杂的,科技是非常广阔的。
中国在很多领域做得不错,同时美国或其他国家也在很多领域强于中国,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
我经常批评中国的不足,介绍其他国家的成果。但是一码归一码,中国实际取得的成果还是应该承认。如果你一定要数不出一个外国比中国强的地方,才能承认中国有成果,那你等于是把标准抬高到了一种荒诞的程度,好比在奥运会上,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包揽全部金牌就一无是处似的。没有任何国家能达到这样的标准,也没有任何理性的决策是基于这样的标准做出的。
说得再大白话一点,好比现在有1000个科技领域,中国在100个领域领先,美国在800个领域领先,那么正常的反应是承认差距,继续努力。而许多人的反应,却或者是把中国领先的全部抹杀,或者是把美国领先的全部抹杀。
成都武侯祠有一副著名的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如果你问,对于中国的科技报道,应该是积极的好还是消极的好?那么回答是,这些都不是关键,关键是,不审势即宽严皆误,不实事求是就怎么都不好。
把中国吹上天的“震惊体”和把中国贬入地的“神话体”,看似针锋相对,其实在本质上是相通的,都是由于无知和懒惰,对世界做出一种最省力、最简单的解释。
省力的结果就是像哈哈镜一样,把现实照得面目全非。实际上,这些人的目的不是对世界获得深入的理解,而只是情绪的发泄。最滑稽的是,这两种文章还互相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理由,好像众人皆醉我独醒。
在不同的观点之间,真正的区别不在于是捧还是踩,而在于是否实事求是。
一个观点不会因为它是褒就自动正确,也不会因为它是贬就自动正确,只会因为实事求是而正确。只有在客观认识现实的基础上,才能根据现实而不是想象来决策。而为了客观认识现实,关键就是要提高科学素养,既要了解具体的科学知识,也要了解科学的思维方式。
目前的世界科技格局究竟是怎样呢?
1、传统的世界科技产业竞争分四类
第一类,是美国占据垄断地位的。
最典型的,就是芯片和操作系统这一硬一软两大产业。
一般人往往觉得美国特别强大,几乎无处不在,其实呢,主要就是因为这一硬一软,因为你平时用的手机、计算机都离不开芯片和操作系统。芯片和操作系统是两个非常核心的产业,我们应该下定决心,付出巨大的努力去攻克这两个核心产业。
第二类,是多国竞争,中国作为一个重要跟随者的。
这样的领域有很多,例如机械、石油、航运、飞机、手机等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竞争的多国当中并不一定都包含美国。因此,你如果是一个美国人,你也会很有危机感的,并不是像许多外人感觉的那样,全面领先,稳坐钓鱼台。
第三类,是多国竞争,中国作为领先者的。
这样的领域还不是特别多,但是已经有了一些,例如通信、高铁、港口机械、民用无人机、数字安防。作为一个后发国家,这是中国的巨大成功。我们对于中国的信心,很大部分就来自这些成功的经验。
第四类,是双头格局,一般是中美两国远远高于其他国家。
典型的例子有两个,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这两个都是普遍被认为对于未来非常重要,最有想象空间的,值得我们仔细分析。
先来看互联网。请问,世界前十大互联网企业,来自哪些国家?
回答是,美国有6家,中国有4家。其他国家呢,一家都没有。
为什么会这样?一个原理性的原因是,网络是边际收益递增的。
就是说,如果一个网络中现有的用户越多,那么一个新用户从网络当中得到的好处就越大。
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等老牌的发达国家,都没有诞生世界级的互联网企业,一个基本的原因就是,美国在发达国家当中是人口最多的,美国的网络企业长大得最快。
同样的道理,中国在所有国家当中是人口最多的,而且我们其他的产业也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程度,能够给网络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切技术条件,因此中国的网络发展也非常蓬勃。
现在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不但是巩固了国内市场,而且在很多方面是引领世界潮流的,成为了未来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趋势。
再来看人工智能。在这个方面,中国和美国的论文数和企业数都远远超过其他国家。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是人工智能近年来一个主要的研究领域,下面这个图是各个国家关于深度学习的论文数随时间的变化。在原理、算法层面的基础研究当中,还是美国占据主导地位。
中美比其他国家高一个量级,而且中国增长最为迅速。

各国在深度学习领域的论文数
其实不止是人工智能这样的新兴领域,在所有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中,中国所占的比例都越来越大,整个世界的基础研究正在向双头格局演化。
下面这张图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它用的指标叫做“自然指数”(Nature Index),这是由世界顶级科学期刊《自然》提出的一个指标,用来衡量各个国家或者各个研究机构的基础研究的产出。

我们看到,自从有自然指数的统计以来,也就是2012年以来,美国就一直是第一,中国一直是第二,德国一直是第三。
你也许会问,这个图是到2016年,那么2017年的数据是什么样的呢?回答是:最近《自然》杂志修订了自然指数的计算方法,扩大了数据来源。按照新的计算方法,中国的自然指数在2017年又上升了13.3%,而美国下降了1.4%。
现在美国的自然指数大约是中国的2倍,中国也大约是德国的2倍。
如果我们问,第一集团包含哪些国家?
大家都会同意,第一集团只有一个国家,就是美国。
那么,第二集团包含哪些国家呢?这就是个有趣的问题了。
你可以说,中国和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一起,构成一个第二集团。
无论如何,中国的上升是一个最引人注目的大趋势。
2、第五类科技与中国科技的世界定位
好,让我们回到产业国际竞争格局的扫描。在前面说的那四类之外,其实还有第五类,就是由中国开创的。
这一类目前只有一个例子,就是量子保密通信。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能在这里详细解释量子保密通信的原理,只能简略地说,它是人类已知的最安全的保密传输方法。
说了这么多,也许有些朋友仍然在担心,美国在芯片上卡我们脖子。这个问题当然需要认真面对,不过我要指出一点:你现在在担心的是这个问题,就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了。让我们把视线转向历史的纵深,给中国在时间轴上做一个定位,你就能明白我这话是什么意思。
3、从历史纵深理性看待中国科技成果
回想一下,40年前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中国是一个什么状况呢?
当时外国舆论的一个非常常见的评论是:中国提出了规模宏大的现代化计划,真是可喜可贺,不过这个花费要以万亿美元计,大家都不知道如何筹集到如此巨量的资金,——这得卖多少石油、煤炭、木材啊?
你看,在那时的人看起来,中国要赚钱只能靠卖原材料,这是不证自明的!
那么,实际的历史轨迹是什么样的呢?
是中国筹集到了巨量的资金,成功地支撑了现代化建设,但是并不是来自出口原材料。那时没有人能想到,中国变成了一个出口工业品的国家!更没有人能想到,中国变成了工业产值世界最高的国家!
在九十年代之前出生的朋友们可能还记得,以前我们有一样宝物,叫做“粮票”!那时买粮食不是有钱就能买,而是必须要有粮票,少年朋友们听着有没有感觉不可思议?不止是粮票,还有肉票、布票、油票等等。这些票证,就是短缺的典型表现。

1992年,我14岁到科大上学的时候,录取通知书上说,报到要带500斤粮票。而且必须是全国粮票,省级的粮票不行哦。到了第二年,1993年,中国废除了粮票,我带的这500斤全国粮票终于成了纪念品。你看,仅仅是25年前,我们才解决了粮食供应问题,不再担心吃不饱饭了!
时光如流水,到了二十一世纪初,中国经济的爆发式增长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
这时再也没有人认为中国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国家了,不过绝大多数观察仅仅集中在经济上。那时还很少有人关心中国的科技水平,如果说有的话,最常见的评论也是:中国全靠山寨!
好嘛,中国科技的代表就是山寨。在很多人把“中国全靠山寨”当成了默认的事实之后,常见的评论还有善意和恶意之分。善意的就是说:中国不能总靠山寨,将来总是要自己研发的。恶意的就是说:中国只会山寨,因为中国人不会创新。
请注意,“中国人不会创新”不只是外国人的说法哦,我亲耳听到过中国人这么说,而且是地位相当高、对社会有很大影响力的中国人。
我后来对科学传播有热情,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受到了这样的刺激。我当时就在现场反驳了他,后来也不断地在反驳类似的论调。大家是不是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是不是也想反驳这种谬论?我支持你!
2008年左右,很多媒体在转载一篇文章,号称是来自兰德智库的,标题叫做《2020年,中国将会是一个非常穷的国家》。兰德智库确实是在2005年出了一个预测中国前景的报告,这是报告当中的一句话。但这篇文章呢,是把兰德智库的一部分原文和一些人的私货拼贴在了一起,凑成了一篇对中国人的谩骂,结果许多媒体还当真地转来转去。
在差不多的时间,还有许多人在转载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一段话,出自她的著作《治国方略》。撒切尔夫人说:“中国成不了超级大国,因为……今天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
现在我们知道,这些论调都是错误的。实际上不用到现在,当时我就知道这些论调是错误的,因为我知道中国有很多创新。
如果你能想起这些不是很久以前的往事,你就会注意到,现在你担心的不是吃不饱饭,不是没有足够的原材料出口换钱,不是“中国人不会创新”,而是“中国的芯片不如美国”,这已经是一个多么巨大的进步了!
事实上,如果我们把视线向历史纵深放得更远一些,我们就会发现一个更加惊人的道理:当你进入高科技的竞争时,在某种意义上你就已经胜利了。
这里的关键在于,科技竞争并不是战争,虽然我们经常这么比喻。
战争是破坏性的,用博弈论的术语说,战争是零和博弈,甚至是负和博弈。
而科技竞争是正和博弈,因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把蛋糕做大的。在科技竞争中,并没有传统意义的失败者,实际上所有的参与者都会从科技进步中获得好处。在这个意义上,科技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而且是全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这就是为什么,各国的科学界都天然地乐于帮助其他国家的科学进步,科学家是天然的国际主义者。我在美国的博士后导师们都跟中国有很多合作,为很多中国科学家提供过热心的帮助,包括中国量子化学的两位奠基人徐光宪和唐敖庆在内。同样的道理,中国的科学界也在帮助很多国家的科学进步。
在这个方面,全世界的科技工作者都天然地站在一起。我们希望的是,中国、美国以及世界上所有国家,大家都在进步,为人类创造出无限的可能性。
4、一个国家如果成为了以科技为基础的工业国,那么它再怎么都不会太差。
例如意大利,一提到这个国家你可能想到很多笑话和吐槽,但是别忘了,即使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意大利仍然是一个非常富裕的国家。
是的,我说的是“即使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这是因为意大利在两次世界大战当中都成功地跳反了,跳到了战胜国的一方,堪称神走位!
如果你对意大利的了解超过意大利面和意大利炮,那么你就会知道,意大利的汽车、机械和化工产业都是十分强大的。
例如法拉利、玛莎拉蒂、阿尔法·罗密欧等豪华汽车,都是意大利品牌。
现在你想起意大利的实力了吧?
同样的道理,还有德国。
即使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失败,德国仍然是一个非常富裕的国家。
这是因为,德国的汽车、电子、机械、化工、光学等等许多产业都非常发达。
德国的强项我就不用多介绍了,甚至有时你会感到德吹太多了,已经吹过头了。
同样的道理,还有荷兰。
即使自从英国崛起以来就退出了大国争霸的舞台,还在二战当中一上来就被德国推倒占领了,荷兰仍然是一个非常富裕的国家。这是因为,荷兰的食品、化工、炼油和电机等等产业十分强大。
总体而言,十九世纪时的工业国现在仍然过得不错,因为它们仍然是科技先进的工业国。工业国跟农业国有质的区别,因为科技能带来无限的增长可能,而农业的增长空间十分有限。这才是基本面,好比冰山在水面下的八分之七。
反过来,如果一个国家的发展不是建立在科技的基础上,那么即使现在是富裕的,也并不可靠。
例如拉丁美洲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落入了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根本原因就是它们没有成功地发展科技。又如一些西亚国家,靠卖资源就富了,但自己几乎毫无技术能力。
在这个意义上,中国近百年来不懈奋斗的一个重大成果,就是把自己提升到了高科技竞争的层次。
我们应该树立这样的价值观:科学本身就是好的。就基本的动机而言,科学只是为了满足好奇心,而不是为了实用。但是当发现了新的原理之后,科学的用处却会远远超过单纯追求实用的做法。科学,是人类最伟大的“无用之用”!
实际上,科学对于中国人是一个新鲜事物,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想想看,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怎么寻找解决方法?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的思路是,开发一个新的软件,制造一个新的机器,或者提出一个新的原理。习惯于用科学技术来解决问题,这就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本质特征。
因此,我希望大家注意到一个重要的定位:今天这个时代,是中国第一次拥抱科学!中国的科学在世界上地位最高的时代,就是现在,而不是历史上的任何时期!
当然,中国的科学以后会在世界上占据更高的地位。这需要所有人都付出努力,都为科学事业做出贡献。诸位朋友们,我期待着你们的贡献!
相关问答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怎么样?
这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41所的员工的评价来公司几年了,准备辞职了,谈谈这几年我个人的感受:1、现在新人入职档案都是电科思仪公司或者其他下属子公司的,没有...
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怎样的科技现状_作业帮
[最佳回答]①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已经建立起坚实的基础②我国科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③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走在世界前列等①我国在尖端技...
中科大的工科有前途吗?
毫无疑问,中科大的工科非常有前途,其含金量和社会认可度非常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是国内外知名的名牌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学科建设和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怎么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是由郭沫若、华罗庚、严济慈和钱志道等一大批老科学家亲手于1965年2月在北京创办的。先后有30多位院士担任学报的编委。学报创刊时,...
中国科技大学是怎样的一所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ofChi...
合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怎么样?
学校简介▎院校类型:985工科院校▎院校隶属:中国科学院▎所在省份:安徽▎通讯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96号▎特殊招生:自主招生高水平运动队中国科...这...
中国长城科技待遇怎样?
中国长城科技待遇还可以,公司于1997年06月19日成立。法定代表人徐刚,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计算机软件、硬件、终端及其外部设备、网络系统及系统集成、电子产品及...
21世纪以来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有哪些?_作业帮
[最佳回答]中国芯
中国科技信息期刊怎样?
《中国科技信息》期刊很好。它是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的科技综合类期刊,创刊于1989年10月,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据2021年10月16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国...
中科大的数学系强吗?
中科大的数学系强,不是一般的好。中国科大数学专业全国顶尖,根据世界大学排名国际四大榜之一软科2018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显示,中国科大数学专业高居中国大陆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