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观察|京津冀共育“一粒种” 科技“联姻”结硕果
视频加载中...
立夏时节,走进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石家庄市农科院”)赵县试验基地,映入眼帘的是成片绿油油的小麦试验田,再向里走,一排排设施蔬菜大棚里番茄、黄瓜、茄子、辣椒等各类蔬菜绿意正浓、生机勃勃。多年来,这里凭借着完善的科研条件,超强的成果转化力,吸引着来自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农科院、天津市农科院等16家科研院校,27个科研团队的实验项目和成果转化,成为京津冀区域科技合作创新示范基地,集中展示着京津冀三地现代农业的“新成果、新技术、新装备”。

石家庄市农科院赵县试验基地小麦试验田。实习生 黎炜杰 摄
强强联手 共筑种业“芯”高地
“这片是轮选103,那片是轮选49,再远些是轮选145,轮选系列小麦品种是中国农科院与我们联合选育的‘麦界明星’,个个都是高产、抗病、适应性强的‘优等生’。”石家庄市农科院赵县试验基地负责人李辉利站在麦浪中轻抚麦穗,对一片片试验田如数家珍。
石家庄农科院与中国农科院合作的故事得从2002年说起。为进一步推动小麦种业创新发展,实现小麦产量和质量的提升,石家庄市农科院确定了“开门办院”的工作思路,他们把目光聚焦到了“国家队”,发挥自身育种优势的同时,积极寻求“外援”合作。
“当时,我们院领导多次到北京上门对接,当得知中国农科院和中国科学院想要在外共建基地,需要稳定的试验田、实验室、种质资源库房‘三件套’时,就马上筹措资金,在赵县试验基地建设高标准试验示范基地和综合研发楼,为研发人员提供育种实验室和宿舍。”李辉利说,不仅解决人员的工作和吃住问题,基地还为每个课题组明确了两名辅助人员负责标准化种植和数据整理工作。

李辉利介绍轮作系列小麦。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吴苗苗 摄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2009年7月中国农科院与石家庄市农科院正式签订基地共建协议。随后的10年间,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农科院、天津市农科院等京津高校、科研院所相继入驻基地。
这场“科技联姻”结出硕果累累:轮选103品种的小麦在河北累计推广种植面积已超千万亩,占赵县小麦种植面积的60%以上。最新审定的轮选145和轮选49两个品种也已经在江苏、安徽、河南、山东、河北得到大面积推广。其中,轮选145以1270万元的“身价”刷新了国内小麦品种转让纪录,堪称“麦中爱马仕”。轮选49小麦种子2024年在河北销售量700多万斤,在山东达到了6000多万斤,预计今年该品种在河北省销售量将突破1000万斤,在山东省将超一亿斤。
去年5月,赵县试验基地又迎来好消息,中国农科院小麦产业专家团石家庄工作站在这里揭牌。该工作站是中国农科院小麦产业专家团在河北省设立的唯一一家工作站,也是全国设立的第三个工作站,主要承担重大项目攻关、新品种新技术集成示范、产业发展预测与政策研究、田间课堂培训、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等任务。

中国农科院小麦产业专家团石家庄工作站揭牌仪式。资料图
唱好三地“协奏曲”,共筑种业“芯”高地。石家庄市农科院紧紧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机遇,积极推进对外科技合作与协同创新,实现科技创新能力的新突破,在服务京津的同时寻求自身发展,成功培育出一系列节水高产小麦新品种,保持了国内领先地位。其中,“节水优质新品种培育及应用”项目更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协同创新 成果落地生“金”
眼下正是温室大棚黄瓜成熟上市的时节,石家庄高邑县大营镇后哨营村种植基地一天能有3万斤黄瓜送往石家庄国际农产品批发交易中心。
“我们高邑的黄瓜到批发市场都是抢手货,不但不愁卖,还比别的地方的黄瓜平均高出5毛钱,我们基地还与北国超市签约,是北国超市黄瓜的定点采收基地。”高邑县农业农村局特色产业科科长庞永超笑着对记者说,口感好、产量高,种子是关键,目前高邑地区90%以上黄瓜品种都是“津优209”,这可是他们从石家庄市农科院赵县试验基地淘来的“宝贝”。

大棚内生长的黄瓜。资料图
原来,2022年高邑县大力发展高质、高效绿色蔬菜种植,为了挑选优质品种,庞永超带队到赵县参加石家庄市农科院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北方农业(蔬菜)科技创新大会”,经过考察、挑选、对比,他们选择了天津市农科院选育的津优系列黄瓜品种。
“以前去展会,拿回一把种子,能不能种成功得碰运气。赵县的展会不光新品种多,而且种好的水果蔬菜就摆在眼前,自己看、自己尝、自己挑,看上哪个品种,直接就与育种单位对接,当年我们就买回来了30万株黄瓜种子。除了黄瓜,我们还引进了北京农科院的‘京番’系列6个品种,市场反馈也特别好。”庞永超说。
记者了解到,石家庄地区是河北省粮菜主产区和高产区,以前石家庄蔬菜基地的传统销售市场在南方,且以果菜类、中低端蔬菜为主。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不断深入,面向京津高端消费市场需求增加,石家庄市亟需优化蔬菜品种结构,发展口感好、风味佳、对储运要求较低的果菜类和叶菜类蔬菜。

新鲜采摘的黄瓜。资料图
“针对石家庄蔬菜种植不成规模、品种不符合京津市场需求等问题,我院打破只专注研究的固有观念,尝试承办‘京石蔬菜产业对接大会’‘中国·北方农业(蔬菜)科技创新发展大会’,承接京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搭建‘京津石’农业科技成果示范与应用平台。”石家庄市农科院正高级农艺师李夕军说。
据介绍,七年来,石家庄市农科院示范展示蔬菜新品种5530个、新成果18项,评价、推介新品种518个,田间验证登记品种443个,发布技术规程4项,集成技术模式5项,合作科研项目5项,召开“京津冀农业高质量发展论坛”6次、组织创新成果展示会7次,建立高标准示范基地6个,召开技术培训100多次,培训农民1万余人。目前,“中国·北方农业(蔬菜)科技创新发展大会”已经发展成为河北省蔬菜常设性三大展会之一。

蔬菜大棚里种植着多个番茄品种。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吴苗苗 摄
开展协同创新,归根到底是为了让成果落地生“金”,通过多年探索,石家庄市农科院已经形成了“京津研发、河北中试、就地转化、率先推广”的协同创新模式,推动京津优质蔬菜新品种和科研新成果在河北省落地转化。
在蔬菜大棚里,番茄、黄瓜、辣椒等品种整齐的划分在方格里,旁边竖着各种颜色的标签,显示着育种单位与品种名称。
“眼下我们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2025年的蔬菜大会,目前已经征集、定植蔬菜新品种1035个,示范展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10项。”李夕军说他们要加把劲儿,让更多京津的“白富美”品种,落地到河北土地上。
智慧升级 双向奔赴结硕果
在赵县试验基地的农业物联网展厅,数字化监控平台上展示着基地蔬菜大棚的水肥灌溉、环境感知、病害预警等模块的实时数据。
“你知道吗,我们基地各种各样的蔬菜都用上了‘黑科技’,实现了蔬菜耕种管收的全程智能无人化。”石家庄市农科院高级农艺师黄媛说。

赵县试验基地的农业物联网展厅。实习生 黎炜杰 摄
黄媛告诉记者,为了构建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发展智能农业技术,从2014年开始,石家庄市农科院就与北京市农科院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联合组建了“互联网+现代农业联合工作站”。十多年间,双方合作先后打造了“赵县现代农业园区农业物联网综合示范基地”“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石家庄创新示范基地”等,其中,“甘蓝生态无人农场建设”项目中的“蔬菜规模化生产人机智能协作技术”被列入2020年农业农村部十大引领性技术。
“这是一场助力智慧农业的双向奔赴。”黄媛风趣地说。

“京石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合作项目”示范基地。实习生 黎炜杰 摄
据了解,“蔬菜规模化生产人机智能协作技术”构建了以5G、卫星、雷达、无人机、传感器等为载体的天空地立体化监测传感网络,打造了人机智能协作智慧大脑,实现了露地甘蓝耕整地、起垄移栽、水肥灌溉、植保打药和采收的全程智能化无人作业,蔬菜生产管理智能化程度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智能化耕作方式代替了以往经验性的粗放管理,实现水、肥、药的精准利用,平均减少人工投入成本约55%,分别减少水、肥、药施用量25%、31%、70%。
“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接下来,石家庄市农科院将立足智慧农业发展建设、农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设目标,引进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天津市农业科学院等京津冀地区科研机构以及石家庄学院等高校的人才资源、专家团队,开展交流合作,聚集和培养技术人才,开展蔬菜规模化生产人机智能协作技术、智慧设施蔬菜生产管控服务技术一体化等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打造京津冀智慧农业人才创新高地。”石家庄市农科院总农艺师王拴马说。
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吴苗苗 实习生 黎炜杰
破解“带娃难” 如何让婴幼儿家庭“放心托”
从6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正式施行,其中提及“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提供托育服务”。目前,针对3岁以下婴幼儿的托育服务,已经有一些地方进行了相关探索。
我国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的现状如何?解决托育痛点,各地有着怎样的探索?如何让婴幼儿家庭“有地儿托”,更要“放心托”“托得好”?
我国超三成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有入托需求
伴随我国社会双职工家庭比例上升、代际之间照料能力减弱的现实情况,需要托育服务的家庭不在少数。
国家卫健委去年9月公布的数据显示,超过三成的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有入托需求,但受行业发展阶段及服务价格等多种因素影响,全国实际入托率仅为7.86%。
为了减轻双职工家庭的“带娃”压力,解决托育痛点,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探索,不断提升托育服务质量。
上海:覆盖6个月至3岁儿童 提供集中照护服务
5月31日,上海市静安区发布托育服务“萌芽工程”,依托幼儿园专业资源优势,探索开设小月龄托班,满足3岁以下、6个月以上婴幼儿家庭的托育需求。刚刚开园的小月龄托班情况如何?
在上海市静安区延长路东部幼儿园,小月龄托班正式开园后,不少家长带着宝宝前来体验。
家长 黄女士 :如果他的状态适合去早托班,我可以不用请育儿嫂。我就白天把他送到托班里面。
记者了解到,这家幼儿园的小月龄托班,可对6个月至36个月全年龄段的儿童提供集中照护服务,有半日制、全日制,家长可自由组合,进行弹性选择。
家长 黄女士 :感受很好的,比我想象中要好。他一进来自己就玩起来了,完全没有黏着妈妈。
延长路东部幼儿园小月龄托班,分别设置了适合6至12个月婴幼儿的“萌萌班”,12至18个月的“芽芽班”,18至24个月的“泡泡班”,还有2岁至3岁的“点点班”。未满2岁的宝宝刘淳瑜加入了“泡泡班”。刚入园时,她由家长陪伴上课、做游戏,现在,小朋友正在渐渐适应这里的环境和伙伴。
家长 刘德胜 :刚来的时候我是进去,现在是我慢慢往后了,就是坐在外面等着就可以。挺好的,逐步给她适应。
家长进入班级后,会陪伴孩子与老师进行互动游戏,让孩子逐渐熟悉环境,帮助他们更好地从家庭照护过渡到幼儿园入学阶段的集中照护。
上海市静安区早期教育指导研究中心主任 林丽 :尤其是开学前两周,家长可以全程去看我们托班的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跟教师共同去关注孩子,让孩子的分离焦虑缓解。同时家长可以把孩子的一些很细微的生活习惯,跟我们的教师去分享,帮助我们的教师更好地了解小朋友。
此外,医务工作者还会定期为家长提供科学的育儿指导。据介绍,静安区计划在全区试点推广这种幼儿园小月龄托班,预计到今年9月将完成开设8至10家,共提供托位3000余个,进一步提高普惠性托育服务供给总量,满足更多家庭的需求。
北京:半日托 计时托 0至3岁婴幼儿托育模式多
针对家长多元化的托育需求,有些地方还推出了灵活多样的托育模式。比如在北京,不仅面向小月龄宝宝开设“乳儿班”,还推出了计时托、半日托等时间灵活的托育服务。
在北京市昌平区的托育综合服务中心,记者看到,这里为12个月以下的宝宝开设了乳儿班。王女士的宝宝5个月了,是班里最小的孩子。
家长 王女士 :我和他爸爸就是工作,白天没办法照顾。 确实送来之后这边照顾这么精细,我们工作都会很安心、很放心。
托育老师 陈木林 :一日生活,辅食、喝水、换纸尿裤、大便几次、睡几个觉、时间长短都要详细记录。
北京市昌平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托育园执行园长 倪蒙 :乳儿班是7个孩子,我配了5位老师做精细化的照顾,我们基本是达到了1:1.5到1:2。
上午10时,在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的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不少家长选择按小时托管幼儿。记者看到,有不少1岁多的小朋友在参加早教课。
家长 李女士 :孩子不到1岁半,让他来感受一下。看到他有很多在家里我看不到的一面,给我了惊喜。
这里的老师告诉记者,今年来上这种“计时托”的孩子数量明显增加。
北京市朝阳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教学负责人 姜一楠:现在计时托的课程量其实已经比年初的时候增加了一倍。一天最多的时候达到过50组家庭。
除此以外,北京还有不少幼儿园针对2—3岁的孩子开设了“半日托”的模式。
北京市朝阳区某幼儿园园长 钱健 :半日托的形式,占比在20%左右,慢慢适应改为了全日托的形式。
浙江:医育结合 科学照护 让家长放心
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在有托育服务需求的同时,也有不放心的顾虑,比如安全和健康问题。
为了打消家长的顾虑,浙江杭州拱墅区的一家面向6个月至1岁孩子的乳儿班,不仅对保育老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还安排老师去儿保门诊跟诊学习,也会有妇幼保健院的医生定期在托育园指导。医育结合,科学照护,让家长放心。
为了进一步减轻托育负担,杭州市鼓励托育机构公建民营,政府提供场地和装修,让机构实现“拎包入驻”。通过降低托育机构的成本,让托育服务价格更惠民。
托育市场人才需求量大 职业技能培训加强
3岁以下婴幼儿的托育服务,对保育老师的要求更高、更细致。需要老师既懂教育,又懂科学照护。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场上托育行业人才缺口较大。相关机构数据显示,全国持证保育人员约50万人,人才缺口近100万人,尤其是对于具备婴幼儿照护、早教以及营养保健、心理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市场供给严重不足。对此,相关培训活动正加速展开。
在北京市昌平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的一间教室里,北京多区托育行业的从业者们正在学习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实操技能。
培训学员 周思艳 :从理论的政策学习以及各方面日常照护,还有孩子的一些急救方面的能力,我觉得各方面都特别全面。
北京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也新开设了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包括婴幼儿心理发展、婴幼儿早期发展活动实施与指导、常见疾病预防与急救等。
北京科技职业学院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教研室主任 张颜 :第四学期的时候,学生会有6周的在园所内的实习,他们会把课上操练过的东西到园所当中真正面对孩子,去进行游戏活动的实践。
目前,多地都在发力,将托育人才培养培训纳入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整体规划。
如何让婴幼儿家庭“放心托”?
今年年初,国家卫生健康委将“每千人口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全国新增普惠性托位66万个”列入2025年全国卫生健康系统为民服务实事项目。
如何让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有地儿托”,更能“放心托”“托得好”?有哪些方面需要提升,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呢?来听专家的解读。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马亮 :在托育服务的供给和需求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结构性矛盾。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不少婴幼儿家庭希望将孩子送到托育机构,但是往往就近找不到,找到了不放心,送进去也会认为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托育机构发现,自己的供给能力得不到有效释放。不少的托育机构面临没有孩子可以去照料的危险。或者说是市场方面的供需不足和供给过剩同时存在。
这里核心的问题还是我们对托育需求的摸底不够、满足不够造成的。不少婴幼儿家庭希望就近入托,在供给方面也应该进一步的加强相关的服务网点的布局。之所以不少家长对托育机构不放心,主要的顾虑还是相关的信息不及时、掌握的情况不全面。
所以应该更多引导相关的托育机构定期发布数据、更新信息,加强反馈。让家长可以看到孩子在托班过得怎么样,也有助于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监督。
托育服务涉及卫生、健康、教育、市场监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其实非常关键的就是怎么样去加强跨部门的协同,对托育服务进行全流程全方位的监管。让家长放心,让社会能够更好地关注托育服务的发展。
来源: 央视网
相关问答
23年天津专升本和天津科技大学多少分儿?
天津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专升本最低控制线是不一样的,理工类的分数线会比其他院校高,一般会在300分左右,艺术类的分数线偏低,一般在100分左右,其余的专业专...
父亲养的3分之1比儿子养的10分之1多16】作业帮
[最佳回答]答案分别是1,、52、603、527524、325、66、9/207、、(x-4.5)X1.8=7.2...
我儿子被河北科技学院入取了,是民办学校,不知道怎样?
河北科技学院,当然在河北(保定和唐山俩校区),比邻雄安新区,现在是一所理科类的全日制民办本科院校(三本)。中国民办大学排名26位,华北地区民办排行第二,...个人...
...分成了9组.参加科技类的有儿组?参加艺术类的有多少人?_作业帮
[最佳回答]解设:参加科技类的有X人?参加艺术类的Y人.X+Y=44X/4+Y/6=9∴X+2Y/3=36∴Y=24X=20
儿分开念什么?
分开念的是科技大学。分开念的是科技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怎么样?-懂得
我现在大四,即将毕业,想起这四年,感觉还是很快的,我简单介绍一下我了解的情况学校现有两个校区,西苑校区和开元校区,25路公交的起点和终点站,西苑校...
我儿子今年考上河南科技大学报的是生物专业,怎么样?
首先,恭喜您的孩子在今年高考中金榜题名,成功被河南科技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录取!为了让您更好的了解一下河南科技大学以及您孩子被录取的生物专业,下面我就学校...
商汤科技董事长汤晓鸥简历有吗?汤晓鸥是哪里人?-红网问答
汤晓鸥是香港中文大学信息工程系系主任,也是商汤科技的创始人和董事长,从1992年到美国麻省理工念博士期间,汤晓鸥开始接触人工智能。回国后,2005年,...
【.图书室里有文艺书,科技书和连环画共1880本,文艺书借出五...
[最佳回答]文艺书剩下:1-2/5=3/5令文艺书为单位一,借出2/5,当然剩下1-2/5=3/5根据题意,科技书比文艺书的3/5多50本连环画比文艺书的3/5少40本文艺书:(1880-50...
题目我与爸爸比童年作文作业帮用户2017-10-12
[回答]会像我一样幸福吗?“不,刚刚相反,以前的生活只有一个字:穷。”爸爸很坚决地回答了我。我不懂,现在科技发达,难道40年前与现在就相差那么多?于是爸爸...
